简评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9-11-20 20:54:54

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按照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这样理解:这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而非那种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它不但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例如:一个五岁小孩迁居到另一个国家,让他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完全不进行任何语言教学,他在几个月内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而且还会习得当地的口音。因为他是用一种有个人意义的方式学习的,所以学习速度极快。倘若请一个教师去教他,并使用有意义有规则的材料,其结果却大不如前者。为什么让儿童自己去学习时,速度很快且不易遗忘,并具有高度的实际意义,而当用一种只涉及理智的方式"教"他们时,情况就糟了呢?关键在于后者不涉及个人意义,或者说涉及个人意义的程度不深,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大脑)有关,与完整的人无关,因而他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虽然在有意义学习内涵的揭示上,学习是以一种广义的概念出现的,教学中的学习则是狭义的学习概念,有一定内容、范围、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但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要成为有效益的活泼的一种活动过程和形式,就要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起来的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观,会使学生成为自由学习者,教师成为自由学习的促进者。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评析诸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出六种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供工作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考。
  
  1.教学策略之一: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可悲的是儿童在学校学习了若干年后,这种本能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只因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生活(学习外的生活)中所有现实问题隔离,这种隔绝阻碍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然而动机还是存在的,引出这种动机,发现那些对儿童真实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应付这些挑战的机会,正是为他们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初衷。任何教师明智的做法在于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由于学生缺乏见识实际问题的机遇,教师必须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问题的情境。近年来中小学开展的一系列由教师指导的每个学生参与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活动课程,正是运用了这种构建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因而取得了较佳的成效。当然这种构建也可以是模拟性的,电子游戏机房曾一度(也许目前仍是)成为令学生留恋而又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头疼的地方。从某方面而言,正是电子游戏中的一些模拟问题情境对孩子的吸引。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利用游戏机式的情境因素,那么我们的课堂、学校也会成为学生留恋忘返的乐园。
  
  2.教学策略之二:使用合约
  
  在商贸中,合同的使用可以确保交换的如期完成,增加合同双方的信任值。一种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使用学习合约。合约允许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较早具有这种合约范例模型的是美国的道尔顿制。一般来说合约应有这样几个要素:①决定合约的期限;②为合约拟定一个一般的格式;③收集资料和信息;④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反馈;⑤在合约中表明将如何评价学生;⑥从一个学生开始,取得成功即可推广到其他学生身上去。
  
  3.教学策略之三:提供学习资源
  
  在提及学习资料时,有些人往往只想到书籍、杂志及实验设备,我国各地办学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的这类资源。但各地都共同拥有的有助于学习和使学生感兴趣的人力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教师,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家长学校,学区委员会也是可挖掘和利用的一支力量。作为专门受过专业严格训练的教师,他们通过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在需要时求得帮助。在我们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练习和考试上,而是把适当的时间放在富有想象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资源。山东烟台龙口实验小学的"双轨自由读写"即是典型的一例,也即把现行规定的语文课一分为二,传授教材奠基为主的课为甲轨;以制度化的每周固定课时的进专门教室自由读写的课为乙轨,进行自由选材,自由读写,且一改刻板划一的大量背书、抄写、默写的机械语文练习性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举行"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两赛":阅读知识赛和读书笔记评比;每周一次"手抄报",使人人成为创造的主体,充分表现个性,体现自我价值。
  
  4.教学策略之四:同伴教学
  
  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若能灵活地根据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同伴教学,将会提高教学效率并能以"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的形式解决大班教学中的个别教学问题。这也应验了本世纪建立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模型:贝尔兰喀斯特和特朗普制的教育机理。通过同伴教学可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态度;增进承担责任的意愿,并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我国各地的实际教学中大量地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像复式教学即是此类教学策略。在教育资源紧缺和采用大班形式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个别指导方式,不失为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教学策略。
  
  5.教学策略之五:分组学习
  
  我们提倡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完整的人的自由主动地学习,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如果把自由强加给那些不想要这种自由主动的人,同样是不合情理。亦即我们应把学习者分为二类:被动型和主动型学习者。为使彼此各有适合的归属,而不至于被生硬地扯在一起,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分成自我指导组和传统学习组,学生可自由选择,自由进出。对于传统学习组的学生教师有足够的传统教学经验理论可以运用,但需记取学生是能动的活生生完整的人。而对于自我指导组的学生,在一个大班内,教师可采用促进者--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小组人数从7-10人不等,组长由大家推荐,一周换一次,教师唯一的职责是让学生自己来承担学习的责任。教师随时接受各小组的邀请,作为小组一员参加小组会议。当然,分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分组而非学习内容的分组,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规划和促进学生学习上而非偏重于讲解。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研讨班等都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教学策略。
  
  6.教学策略之六: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但对此的评论却有褒有贬。对此,我们认为只要适当运用并发挥其潜在效能,程序教学也不失为促进学习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程序教学采用小步子程序,编制短小连贯的小步子而非运用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教程,因为学生学习时,常会碰到一些知识间隙需要弥补,程序教学的灵活性就得到显现。在使用教学机器时这些小步子程序满足了知识结构序列性的特征,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一个打算花几个月时间学习法语的学生,可用程序教学的方法学习语言;一个需要知道怎样使用显微镜的学生,可以找到一种涵盖这种知识的程序;需要代数知识的学生,无论是为了解决有趣的问题还是为了应付考试,都可以发现适合自己的代数学习的程序。因此,教师编制一种合理、使用恰当的程序进行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直接体验到满足感,掌握知识的内容,理解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感到任何内容都是可以学会的。但我们在使用程序教学策略时,应充分认识到有利因素,即时强化和奖励,而非惩罚和评价。同时,若使用不当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假如它成了思维的替代物,或成了强调事实性知识比创造性更重要的例子,那就会构成学生能力发展上的真正危险。
  
  以上六种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为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真正负责,因而自我评价在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真正的学习。上述六种教学策略,正是为了这一点而努力的。当然,由于学生知识能力、阅历等的限制,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促进者,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