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9-11-29 16:03:44

  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得“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得“有效”.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准确的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例如在讲解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分式》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在小学已经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相关运算法则,因此在学习分式的相关知识时可类比分数讲解,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适宜的问题情境,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上课有一个好的开头,就能一下子把学生“抓住”,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例如在讲解《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NBA的一场比赛中,姚明罚球,在篮球脱手的一刹那,请你估计一下他命中的几率有多大.这一问题情境相比选用抛硬币、掷骰子这样的情境更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问题,进而引出问题解决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自主的探索过程,有效教学的保证

  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营造轻松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外,还要适时设置一定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发展和生成过程.例如在讲解《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一课时,“边角边”和“边边角”的辨析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设置了这样的开放题:“请四人小组按下列要求画图: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一个角为45°.请思考:画出的三角形唯一么?”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教学的兴奋剂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教,促进学生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点上讲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相比较以前采用的终结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形成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表现不是简单地记个等级和分数,而是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祝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