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高考命题存在严重的恐慌症和不自信症

2019-10-15 17:50:59

1 2 下一页

  作者:清华附中上地学校语文高级教师 翟暾

  当前语文高考命题存在着严重的恐慌症和不自信症。之所以有此“病症”,是因为当前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的原因造成的。

  我们看看下边严重重复和浪费的命题状况,就足以发现当前语文高考命题存在的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自信,就足以发现当前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失是多么的惊人。

  以2013年17套(自主命题和全国命题)高考语文试卷内容为例,95以上的都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正确书写,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古诗文背默等等。洋洋洒洒,面面俱到,犄角旮旯,包罗万象,生怕有一点遗漏。何以至此?恐慌,不自信!

  我们知道,上述这些好多从小学一年级就已开始,好多也应该是在小学至多在初中就已完成任务,但是,这一点东西,我们却反复让学生“学”,反复让学生“练”。平时的作业先不做计算,单就三天一小测五天一大考来说,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三高考为止整整12年,要反复多少次啊!其实,有一些东西,即使在当时没有学牢,完全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完全可以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形成整体互补,需要天天这样兴师动众地分解成各个板块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采取考试的方式来完成么?!教育的任务重点应该放在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放在对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而不应该每天就是那几个字词拼音标点。考试这个“指挥棒”,应该向这方面“指挥”。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抓“目”不抓“纲”,治“标”不治“本”。

  除此之外,再看看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大阅读、小阅读、延伸阅读,实用文阅读、科技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等),涵盖面之广,达到无以复加之程度。再说说单就考查针对一个问题运用完整的思维方式书面表达出来的能力的问题,重复类似的题型在一张试卷当中,有时就不下4、5个。从100字以上的主观表述题:理解、赏析、认识、看法等到不少于700字或800字的大写作(现在有的地方又增加了什么150字以上或不少于200字的“微写作”),极尽“全面”“扫荡”之能事,似乎只有这样“指挥”,学生才能“全面发展”。这种严重的重复、浪费现象且不说,单说学生的复习,不管分值多大,每一项的考试内容或每增加一项内容学生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懈怠不得。考试选拨打得是整体仗,丢掉哪块都意味着是一种失败。这种事无巨细,宏观微观,军事,天文地理,上下左右,古今中外,无一遗漏的做法,何以至此?恐慌,不自信!

  这恐慌和不自信就是造成整个教育疲累的根本原因。恐慌和不自信不仅仅是语文,整个教育都在恐慌和不自信。“减负”减不下来,素质教育难以推广,原因就在恐慌和不自信!解决这种恐慌和不自信,除了改变整个教育体制(包括招生制度)和人们的教育观念以外,还应该在以考核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的考试命题上下下功夫。

  如何在考核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的命题上下下功夫?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为国文考试代拟试题为: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另一题为“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见《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A07版)

  就这么简单!这叫什么?这叫从容!这叫自信!

  针对“对对子”一题,之所以如此出题,陈寅恪提出四条理由:一、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三、测试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考察考生思想条理。(见《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A07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