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复习专题辅导10.氯气

2019-11-14 19:49:36

1 2 3 4 下一页

考点解析复习专题辅导10.氯气

1.复习重点

1.Cl2的化学性质以及Cl2的实验室制法和主要用途。

2.重点是氯水性质的多重性,难点是Cl2的实验室制法。

2.难点聚焦

1.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2.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CO2+H2O=NaHCO3+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NaHCO3=NaCl+CO2↑+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2++5ClO-+5H2O=2Fe(OH)3↓+Cl-+4HClO
    漂白粉遇亚硫酸酸盐:ClO-+SO32-=Cl-+SO42-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5)次氯酸钙中的Ca2+、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Na2CO3=CaCO3↓+2NaClO
    Ca(ClO)2+NaHCO3=CaCO3↓+HClO+NaClO

3.例题精讲

 例1: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因漂白而褪色的是()

  A.B.活性炭C.氯水D.盐酸

  选题角度:考查氯气的性质。此题学生往往因不清楚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具有氧化性,从而具有漂白能力而失分。

  解析:具有漂白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A正确;活性碳具有吸附作用(物理现象),能吸附有机色素等,故B不正确;盐酸是一种常见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没有漂白性,不会使之褪色,故D不正确。氯水因其成分中有及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又具有漂白性,使之漂白褪色。

  解答:A、C

  启示:关于学习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氯的含氧酸有高氯酸(),氯酸(),亚氯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最为重要,是高考中的热点,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它的化学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O—Cl

  (2)它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时呈黄色,稀时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3)氯的含氧酸中,它是最弱的酸(),

  ,比碳酸还弱()。

  (4)它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分解,

  (5)次氯酸的生成:将氯气通入到熟石灰溶液里,以制得次氯酸钙。再与稀盐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便可得到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6)次氯酸及其盐的主要用途是作漂白剂和消毒剂。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次氯酸有很强的氧化性,某些有色物质被次氯酸氧化,破坏了其中的显色结构而褪色。

  ②某些有色物质分子中存在着不饱和键,次氯酸与它们起加成反应而褪色。

  ③某些有色物质的有机物分子与次氯酸发生氯化作用而褪色。

  (7)次氯酸盐有强氧化性,如在固体中滴加浓盐酸,会生成(注意与5中比较)

  

  (8)易发生水解

  所以漂白粉在水中没有酸存在的条件下,也有一定的漂白性、杀菌性。

  例2: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一定质量的漂白粉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漂白粉质量之比可标志“有效氯”的多少。如果某漂白粉测其“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35%,该漂白粉的组成和上述化学式相符时,求式中的n值是()

  A.0.5B.8C.8.5D.10

  选题角度:考查对于氯气化学性质的掌握。学生往往不清楚漂白粉与盐酸反应实质而导致错误。

  解析:题给信息有:①漂白粉的化学式:;②有效氯

  该漂白粉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71

  

  

  解答:C

  启示:(1)漂白粉制备

  工业上制漂白粉通常以石灰石、食盐、水为主要原料,历经四步反应制源白粉。最后一步是将氯气通入到石灰乳中:

  

  或

  

  (2)漂白粉的质量评价标准

  按它的有效氯以及它能在长时期保持有效氯的能力来决定的。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