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2019-11-03 07:36:22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处 任长松

建议1: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对这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人教网(www.pep.com.cn)课程研究栏目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www.cde21.com/refom/)等都有大量相关内容,人教网更有各科新课程、新教材的详实介绍、交流和探讨。另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的《走向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是专门探讨和研究这次课程改革的,这两本书专为一线教师而作,文字风格追求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各科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标准解读也已出版,这是各科教师走向新课程时的必读书。

建议2: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到落实。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包括视觉艺术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我们在实验区发现,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这一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新教材形同虚设。

新课程进一步加强了选择性,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不少空间,除了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还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即使必修课程中也有不少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这些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允许学生决定学或不学,选学这些还是选学那些,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可以强求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所有的选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对于必修课教材,不能认为凡是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到。

新课程强调关照学生心理,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教师教学中就不要一味地追求讲完讲透,一竿子到底。如化学新教材注意突出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重点概念,如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等,不再下严格的定义,而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说法。这些教师都要注意。

建议3: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一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一学科的哪些知识有关,可以应用哪些所学来加以解决。

再就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如了解计算机键盘设计中所用到的统计学知识。

这些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当然,各科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启发。但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班级都不一样,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加之中国地区差异极大,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学生的生活和所处社会的实际”就表现出巨大差异。教科书是尽可能地设法选取具有共同性和代表性的素材,因此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差异针对性,这就为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选取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素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如生物学教学中,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或学习各种代表性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选取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系统或代表性的植物种类为范例,对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学习。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些学习活动,目的也在于引导教师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如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页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本文中的例子均取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建议4: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新成就与新问题,这些新内容,对许多教师来说也是陌生的,不少教学内容也只能是现买现卖了。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疑问或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回应起来自然觉得有困难了。新教材中大量新内容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人教社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除在教学参考书中增加大量补充材料外,另于2001年相继推出多套丛书,供教师自学。如《中学地理教师相关地理知识专题丛书》、《初中物理专题分析丛书》、《高中物理专题分析丛书》等。

建议5: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新教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如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中第四单元是“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第89页生物学与文学栏目是“寄予植物的情怀”。历史新教材提示语中许多是从经典诗歌或歌谣、神话传说、文学名著中引出某课的历史学习,教材内容更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自由阅读卡中不少也是跨学科的资料,如“册”、“编”、“卷”的来历。物理讲到“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时讲了人耳的构造、双耳效应,讲“透镜及其应用”时,讲了“眼睛和眼镜”,讲电流和电路时讲了生物电,通过心电图了解心脏工作是否正常等。地理新教材中“海陆的变迁”一节从“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说起,讲“天气及其影响”时,在“活动”栏目中讲到了历史上赤壁之战中运用天气的例子。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了一道习题,先呈出一首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是“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课程综合化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走综合型人才、跨学科发展之路,在自己的弱势领域不断补充。

建议6: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强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的本质)的准确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现存知识的可靠性的同时又看到它的局限性,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断被质疑、证伪、修改、否定、拓展或超越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不断变化是因为我们比过去知道得更好更多了,说明了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并不完美,现有知识在未来可能仍会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或无用的;但现有知识是以现在我们所能提供的、经过了最佳检验的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的科学,是人们所能达到的最为可靠、最为合理的知识;对于知识或人类的认识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另外,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艰辛和为之奋斗的人们的可贵精神。

如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第76页学到“输血与血型”时有“血型的发现”一段,概要阐述了血型发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加详细地展开阐述这一历史过程,通过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学习,学生定能深刻感受到所学任何一点知识都是那么来之不易(多少人为此付出了不知多少血泪甚至生命),并为这些奋斗的人们的智慧和勇气所深深震撼。

我们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就一定要加强对科学史的了解,强调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的阐述,增加对知识故事的学习。

建议7:新课程强调培养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当然,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不断提高和完善。

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建议8: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语文新教材特别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些探究性题目的设计,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生命,生命”文后第二题是:将这篇课文跟下面一篇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新教材中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有四五处。这些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

面对新教材中的这种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当然,这指的是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中,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容忍或无视学生的不正确理解,在发现学生理解的严重偏差时,教师是有责任指出的。

建议9: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在课前就很难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际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意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案中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而很难对课堂上的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如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个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建议10: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翻看一下新教材,仅从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新意。人们批评旧教材板着面孔讲道理,新教材在语言上不仅强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追求文字的优美形象、生动活泼,而且特别关注了图文的编排。许多教材首次采用了彩版印刷,从而真正做到了图文的清美,引人入胜。历史、地理、生物等教材强调以图代文,教师要注意根据需要讲解因此所省略掉的文字或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中图片或图表的丰富意义。

建议11: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各科新教材大都提供了有关的网站,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学习渠道和领域。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中提供了三个有关的网站。地理在讲到“天气与气候”时写到“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可以从互联网上随时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图3.8)。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进“‘中国气象在线(china weather online)’(www.nmc.gov.cn)网站,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气象知识。”

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

建议12: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研究或阅读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动浅显,应主要让学生自学,少数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涉及,不必每处必讲。另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也常常会出现几处甚至多处读不懂的地方,因此对人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教材中有的阅读材料有意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并不加解释。第二,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

当然,教师在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时,一定要经过认真充分的论证,不能随意性太强。那些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且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可以考虑补充给本班学生的。但正如前文所述,不要把删掉的对于本班大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再拾回来。更不能以考试指挥棒作为指针,利用新课程的机动空间,一味给学生增加习题的量和难度,搞题海战术。因此,这里尤其建议教师利用新课程留出的发挥空间,选择某些内容作为深入透彻学习或研究的主题,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等探究性活动。如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或某个兴趣点,或带领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针对必修课程中某些具体内容(如某部文学作品)、某个专题(如文艺复兴)或某个课题(如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了),进行深入透彻的充分学习和钻研,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如人教版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有关于科技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便较为概括,教师可以以此为专题进行更加系统详细的讲述。

建议13: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由此,有的老师提出这样一种担心:比方说我的班级中原来是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现在吃不了的学生大为减少,比如说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数学生(超过95%)都能获得成功,但这时班中吃不饱的学生就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学生感觉太容易,吃不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但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简单或无原则地删减。因为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必须具有适度的难度和挑战性,以防止“全面的肤浅性”或普遍的“学术平庸化”。从各科课程标准来看,虽然有些学科是否删减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科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当的,从内容上看,有减也有增,有新也有旧,更新力度适当,并没有走极端。

其次,由于新课程强调让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建议14: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即所谓“指挥棒”),因此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纸笔测验中的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纸笔测验进行改革,尤其是高考要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200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首次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作答的设计。这一试题设计思路与目前新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鉴赏的能力这一改革精神非常符合。在份试卷中,出题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要求是“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作答”。所附文本是一篇有6个自然段的短文“人间长虹——赵州桥”。学生阅读短文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一文本的独特理解,自主选择和设计自己认为最值得探讨的4个问题进行提问并回答。阅卷人在评分时,根据学生提问的水平及回答的质量赋分。这样的试题设计,对学生自主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理解,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和余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师生平时教学中对课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和研读。

建议15: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提得比较高,实施者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再没有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而持久的支持,许多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这次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像社区图书馆、文化科技馆、各种展览馆等社区资源(包括其设施及专业工作人员),都应与学校资源一起,发挥取长补短的互补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大大拓展。

建议16: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第一,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第二,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与发展极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第三,任何一项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改革)都是在目前我国现行体制大背景下开展的,不可能不受到相关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限制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到底能走多远?要真正实现改革目标需要走多久?在目前五到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到底能够在其中哪些方面真正有所进展和突破?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面对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各地各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争取条件,跟上改革潮流。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如果条件不允许,难以一步到位,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战略。总之,根据实际情况,能紧跟的就紧跟,不能紧跟的,一时跟不上的,确有困难的,可以分别制订远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

例如,这次新教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增加了不少探究活动,应该说探究活动还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支持的。比如,充足的时间和材料、小班额教学、实验室配备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存在班级规模太大、实验材料不够、专用实验室不到位等问题。如仅从班额角度看,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我国小学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的占35%,初中45人以上的班级占79%,初中55人以上的班级占43%。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班额在80到100人以上的班级比预期的要多。

但是,即使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也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前走,先迈出这积极而又稳妥的“第一步”。

总之,无论每个人迈出的这第一步是大是小,都要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让这第一步走得坚实稳妥。而不要假大空,不要追求“政绩”和各种花样而把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上。“课程改革,第一步,走好!”

建议17: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强调打牢基础的呼声是有充分道理的,古老的遗训是深刻的;“地基打不牢,再高的大厦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古文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现在有些地区的初中学校反映,小学毕业生在拼音、字词句方面的基本功有滑坡迹象,错字、别字连篇,语句不通。

最基本的训练和基础是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都“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素质教育的理想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绝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当前,作为以一定的滞后性为特征的教育实践一定要主动强化自己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但创新必须与继承辩证统一起来,“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当然,对于什么是基础,哪些算是最基本的训练,对于教材建设哪些方面应该继承,哪些方面应该改进与创新,看法并不一致,研究仍有待深化。教师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积极但又稳妥地走向新课程,以防止理念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实践中的摇摆。

建议18: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另外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耐心等到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的事物所代替。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希求一劳永逸,一次到位,或者固守城池,惧怕变革,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非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期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不符合实际。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否则别无他途。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课程、新教材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必定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教师在实验中要敢于对新课程、新教材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不断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