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高考文科 成败在于综合

2019-11-15 21:29:14

  一、2007年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从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来看,仍坚持了“三个原则”没变,即①坚持“遵循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②坚持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③坚持“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原则。这些新特点,值得我们明年高考高度关注:

  1、考点知识覆盖扩大

  2007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减少了专题式选择题,全国卷历史试题中仅有一组专题式选择题,其它则均为单体选择形式,体现了命题者稳中求变、扩大知识覆盖的命题思路。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第二个层次是指教材中未打★的章节,第三个层次是指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指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

高考命题突出主干,重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历史课本上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一般都是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主体,这些知识甚至在一定的周期内经常反复出现。

3、边角知识突击抽查

  边角知识内涵:没有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教材中标识★的章节、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课本“说明”部分指出:正文部分用宋体字排印,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用楷体字排印,不做统一要求。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以阅读部分命题的情况。

4、热点问题隐性介入

热点问题内涵:长期(尤其是近期)被人们普遍关注、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意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知识再生点,包括短效热点问题(年度国内外时政要闻)、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问题(如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和谐社会等问题)。

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6套文综历史试题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一功能,整个卷面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只不过全国卷I比较巧妙地将热点问题冷处理。第38题以美国改变中立态度为切入点,第40题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实际上与今年爆发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年及北京建都850周年这些热点问题相关,但考查角度比较隐蔽。

5、材料试题题量增加

  对历史材料的处理,是指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和运用材料进行说明、论证的过程。与06年试题比较,一方面,全国卷I的材料型试题数量明显增加,这体现了课改精神。例如第21题(全面建设时期的经济题)展示的则是1956-1965年经济曲线图。第38题选用了《选集》中两则文字材料及美国对华援助的两个表格数据材料;第40题运用了宋金对峙形势图和一则文字材料。试题通过文献材料、图片、曲线图、地图、表格数据等多种材料,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图文转换、识图、比较、分析概括等多种能力,使材料的类型与功能得到了拓展。另一方面,历史材料丰富多样,阅读量增加。如第15、19、21、23、38、40题中运用了许多文献材料和历史地图、照片、表格数据等,考查考生阅读文字材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进行人文理解等能力。以文字材料为主的材料解析题是学科内的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科内的主干专题知识;文字、图画、表格多种材料混合的材料解析题为跨学科综合题,都以某一问题为核心,依托某一地区,比如山东文科综合和宁夏文科综合考查区域史的特点非常鲜明。

  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高考试题中考查材料处理能力的比重也不断攀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2008年高三历史备考的建议

1、复习备考分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从2007年9月份至2008年3月上旬,进行学科内单元复习,夯实相关基本知识,即所谓“看好自家的门、做好份内的事”。这一阶段应突出主干,兼顾非重点(兼顾枝节)。
第二轮复习从2008年3月中旬到4月底,进行专题讲座与训练,适当关注学科能力渗透并启动跨学科综合训练,即所谓“做好份内的事、串串人家的门”。这一阶段要在每一专题之下精心设计子专题,专题编制应当贯彻执行课程标准(一是形势需要,二是适用性强,三是操作简便)。

  第三轮复习从2008年4月底到5月份底,进行文科综合能力强化训练,同时注意学科知能查漏补缺和信息收集,即所谓“串串人家的门、把好自家的门”。这一阶段要选准“热点”,适当开设“热点”专题讲座,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第一轮复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轮复习的原则是重视基础知识,核心是“回归教材”,方法是多引导,勤思考,多总结,适量做题,循序渐进。这一轮复习各校高三的历史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整合单元知识,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1>.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做到点线清晰。
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学生的主干知识如果没有网络化,他心里很没底,甚至复习了就像没复习一样,这也会导致学生信心不足,文综答题的信心和第一感觉很重要的。)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教师分析,过程特点学生总结)。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教学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这才叫知识整合。

  2>.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

  (1)浓缩历史主干知识,析出内容精华。老师要帮学生减少知识记忆量,要立足于《考纲》所圈定的“知识范围”,讲解中要有取舍。要尽量节约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和消化知识。高考实际上也是考老师,这在很大程度就是看老师怎样把课讲“精”, “精”到什么程度。

  (2)主干知识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理论上不考知识)。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高考以及平时的训练经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与今年时政相关的以及与当前史学前沿理论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要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照着教材给学生点出来,划上线。常考知识和热点知识的把握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有些老师都把握不好,学生就更不行了,所以要老师给点出来。理论上不考知识,其实五本教材所有的文字图片加起来,大约有五分之二,那些是理论上不考知识,成绩越差的学生越是把握不好,这也需要老师做一些导向。

  (3)历史知识也有规律,知识要类化、同化。老师要教学生“史实定位规律化,问题分析公式化”。这一点世界近代史是非常明显的。“史实定位规律化”,如:美国内战的影响,这个知识在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二子目录的最后一自然段这像全球定位系统一样,一层层的,很好定位。“问题分析公式化”,如:英国工业革命的六个条件是、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科技。这是一个公式,可以去分析美国、法国、德意志、俄国、日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的优劣,很自然就能分析出这几个国家的工业革命的特点。也可以用这些条件去分析这些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状况,很好用,就像公式一样。

  二>、协调主导主体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处理教材,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细读课本,品味知识,领悟历史
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②适当提示学生注意读书方法
③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的边角边料

  三>、三化教材主干知识,落实深化考点内容

  “三化”指的是将主干知识考点内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以题型设计加强单元内容的总结,以题目设计带动主干考点知识落实。
以建国后的历史为例:

⑴建国后的历史分为哪几个历史时期?每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⑵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在此后的十年探索中,主要面临哪两个重大历史问题?“八大”对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决策是什么?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实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⑶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经历了哪三次转变?简要指出每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你认为制定工业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教训?)

⑷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影响?

⑸简述党历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这些会议精神对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有何贡献?

⑹概括旧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四>、查漏补缺边角知识,力求细节能拿不丢

  第一轮复习备考中要对课文的阅读部分,甚至图表、注释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设想小型专项训练,就课文中的阅读文字、插图表格、前言注释、大事年表编制若干针对性的练习,做到既强化主干知识复习,又兼顾到边角知识落实到位,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

  五>、适量训练主干内容,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题要适量做,而且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力求准确,力求规范,力求答题方法、技巧、思路有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总结:从考试、练习中看知识掌握如何,查漏补缺,及时看书巩固;材料题、问答题思路如何打开?是否做到了联系课本定方向,列出提纲心里亮,组织语言精又当?勤于总结,才能加快提高,使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和心态上都有所进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后的24小时之内,一般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一时间段内遗忘。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有计划地读书并适量做题,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精选习题,限时练习,及时讲评
  ①习题要精,要具有代表性,能体现高考特色
  ②题量可以不作要求,但时间应有所限制
  ③考完以后,要全批全改,且要及时批改,及时评讲
  ④针对练习和考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2、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

①、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稳扎稳打

  目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无论是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都以基础知识为本源。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依据大纲考纲,紧扣教材,努力挖掘教材里面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我们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课本主干知识的分析,又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牢固地掌握书本里的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②、分阶段,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历史复习的首要一步是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把教材涉及的中外历史按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梳理,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网络体系。

③、关注课改和课标,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与过渡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因而会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主要表现在:⑴试题注重呈现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的不是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如2006年广东卷第28题,要求学生通过对19世纪英国工人工作和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评价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⑵试题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不同或完全不一样。如2006年全国卷I第37题,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立论,试题的设计并不是从某一时代的民族关系着眼,也不是从某一地区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情况,或的民族政策着眼,而是从“中华文化形成及其多元性”这一视角展开。⑶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如2007年材料型试题数量明显增多,阅读量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应结合新课程标准与课标教材来指导第一轮复习。例如,可以分析考纲中的知识点在新课标教材中是如何呈现的,有哪些变化,这样才不至于遗漏重要的知识点。2006年文综高考全国卷I中“法德关系题”涉及的“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和“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为小字部分,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在新课标教材(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第一节“欧洲的联合”的正文部分中却有详细而明确的表述。

  第二,以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

  第三,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省纷纷自主命题,使高考的地方特色日益明显,所以在最后的备考阶段,要适当进行地方史的训练。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有关本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文化名人、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遗存等,并适当“牵连”出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训练。分析往年上海和广东的高考题可以看出,地方史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选择题上,在主观题上也可命题,甚至文科综合题都可以此作为切入点。所以,教师应重视本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④、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文科综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所以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与此同时适当地用、地理学科知识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方面:对发生在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

  周年次周年方面: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尾数为7、8、9的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进行重点复习。如《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兴起(1898),南昌与人民军队的创建、秋收文家市决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7),井冈山会师(1928),中华民族全面(1937),南京迁都重庆、发表《论持久战》(1938),人民解放战争战略(1947),战略决战开始(194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7),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58),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香港回归(1997),十五大(1997),(2007),迪亚士远航到达好望角(148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497—1498),英国的“光荣革命”(1688),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印度民族爆发(1857),英俄协约签订(1907),苏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1928),欧共体与东盟成立(1967),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68),等等。

  长效热点方面: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社会进步等问题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东北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青藏高原区域经济,中部崛起),“三农”问题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国际组织,民族精神问题等。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⑤、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

  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具体做法建议如下:首先按题型或内容将其分类汇编,学生加以练习;其次师生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再次,规范答题语言,紧扣得分点,减少失分。

  三、优化试卷讲评,重评解题方法

  (一)解答选择题:选择题可分多种类型,如因果倒置、排列顺序、逆向选择、归类选择、张冠李戴等,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因果倒置要判断大概时间、归类选择要排除典型、排列顺序要确定首尾、逆向选择要抓否定词,等等。具体解法如下:

  1、抓立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应认真阅读,并很快归纳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设问,就能很快找出答案。

  2、找关键词:不管是题干,还是选项,不能忽视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每道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解答选择题要突破识别“陷阱”关。应该注意六个方面:注意偷换概念或偷梁换柱;注意因果颠倒或过程与结果混淆;注意歪曲观点或歪曲理论;注意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注意时空变换或语句太离谱;注意是否与阶段特征相吻合。

  3、排除法:高考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设置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二)解答材料解析题:高考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课外的,也有少数是课内的,但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每个材料背后必然与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联系,否则材料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而且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材料解析题要突破阅读材料和审题关。

  1、分析提问,明确要求。材料解析题,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结合(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怎样要求回答的;如要求根据材料回答,则答案一般包含在材料中,只须依据提问要求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或对材料中的史实、观点等进行概括,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在读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的关键词用笔划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漏。

  2、阅读材料,寻找答案。

  3、紧扣提问,认真做答。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而且在做答时最好把关键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前面。其次,要根据回答内容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详略,不要轻易中止自己的思维,即有的提问其答案不是一点,应继续思考,如提问中的“什么”、“哪些”、“怎样”等词语,其所包含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只一个;从考题赋分和参考答案的采分点情况来看,一般每个答案要点是2~4分,由此也可判定答案要点应该由几点或几句构成。

  4、学会转化,化难为易。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一将学术化表述的问题转换成自己熟悉或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简化提问;二将普遍性表述的问题特殊化或特殊性表述的问题普遍化。

  俗话说“教无定法,考无常法”,但教学方法可优选,考试规律可认知。只要我们研究命题规律,优化复习方法,文综历史的高考成绩就一定能够提升。教育局高中办的工作人员将和全县的高中历史教师们一道群策群力,笑迎明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