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统招 高考真题 2015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天津卷)Word版含答案

2015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天津卷)Word版含答案

2023-11-21 00:38:56


电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1I卷5至7页,共IOO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1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l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1-2题。

 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3 -4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读图3,回答第5题。

         图3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5.结合图3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图4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图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8-9题。
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6,回答10~11题。

                    图6
10.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6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C. 丙               D.丁
11.在图6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
12、(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7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10分)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8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6分)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

13、读图,回答问题。(20分)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
(l)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4分)
  
  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6分)

  图9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 

                                 图9
(3)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          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8分)

14、(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0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1)结合图10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2)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4分)


2015年天津高考文综试卷历史学科答案版
第I卷  选择题(44分)
1.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2. 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3.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思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舞蹈、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  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4.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 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5.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东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的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 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 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7. 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奇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美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首列。当初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 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9.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 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10.  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
                                        
1987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    2013年西班牙马德里街头兵马俑巡展广告灯箱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1.  一战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战后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第II卷(56分)
12、  (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
(公元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西晋统一王朝(280--316)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
〖参考答案〗历史特征: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时期,两国都出现了法律为先导的社会变革。②公元前3世纪,两国都完成了统一。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两国都达到了强盛时期。④公元3世纪两国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内乱、统治危机以及出现了结束危机的短暂统一安定的局面。⑤公元4世纪,两国都面临着外族入侵、迁都和国家分裂。


(2) 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什么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分)
〖参考答案〗现象:两国在几乎同一时期都处于相似的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强盛与衰落的的现象。
            发现:历史轨迹看,两国都出现了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交替延续的轨迹。
                  变化节奏上看,长期统一与暂时分裂。
            认识: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分裂中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
〖参考答案〗不同:中国在6世纪实现了再次统一,而欧洲维持了分裂局面。
            制度原因:古代中国从秦朝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为古代后世王朝延续,突出具有的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两大制度特点有利于统一。


13.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 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代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参考答案〗争执内容:中英双方商谈时双方的应处座位、方向、次序(孰为上席)。
            心  态:  天朝上国。
            国内背景:政治上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与军事上的坚船炮利,对外殖民扩张。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团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自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外交地位:被动、屈辱、不平等。
            国际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阶段),加进了对中国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H)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H《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 材料三中,梅汝H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4分)
〖参考答案〗依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理应按照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顺序排列。
 (4)综上,你认为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因素:国家实力、外交政策等

14.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 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参考答案〗品德:忠信等个人美德和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政治抱负:恢复周礼和等级秩序;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 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目的:经世致用。
            意义: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


(3) 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共同点:都强调了为学为人应有家国情怀,以天下苍生百姓为重。
             认识:我们当今正处于实现中国梦、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应当抛弃利己为己主义,要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和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精神。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天津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止祛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B.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D.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忐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⑧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3、790多年前,成古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日,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G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G。这段材料表明
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5、根据《经济化活》知识,结合图1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谈足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 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6.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⑧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哲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
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
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足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分)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12分)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9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



13、阅读材料,则答问题(10分)
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目前在用户规模,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国际互联冈体系,对杜会各领域产生着日益深远的重大影响。今年3月,"互联网+"一词被政府工作报告使用后,国内正在不断衍生出"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安全"等热点话题。
如果"虹联网+政治生活",将对我国政府的仁作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14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丈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
即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A    2.D    3.C    4.A    5.C    6.B    7.D    8.C    9.B  10.A    l1.D
Ⅱ卷共3题,共56分。
12.(25分)
(1)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2)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
(3)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
    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结构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
13.(18分)
(1)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
    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
(2)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
    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
    区域)。
(3)滑坡(崩塌:泥石流)。
    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
    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
    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
    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
    若答崩塌,则AB必答。
    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
14.(13分)
(1)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2)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参考答案
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A         2、D         3、C         4、B         5、D        6、B
7、A         8、D         9、B         10、A        11、C
II卷共3题,共56分。
12.(31分)
 (1)(12分)
①解决社会助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③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2)(9分)
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不短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就业控制。
③在宏观调控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
(3)(10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晶晶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