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有踆乌”

2019-11-16 07:32:21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东汉高诱注释说,“踆乌”就是蹲着的三足乌鸦。古代传说三足乌鸦是专门为西王母觅寻食物的神鸟,它怎么跑到太阳里?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勤于观测,精于观测,对太阳的细微变化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们最早发现了太阳黑子现象。“踆乌”,原来就是太阳黑子的形象。

  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其形成原因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流动出现旋涡,旋涡的温度比其它区域低,这样,从地球上看太阳,好象太阳表面有黑斑。由于受时代局限,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虽然早就发现太阳黑子现象,但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有关太阳黑子的丰富记录。如:

  战国天文学家石申说:“日中有立人之象” (《开元易经》卷六)。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日中有五字”(《册府元龟》卷二十二“符瑞一”)。

  “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汉书·五行志》)。

  这些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观察,有很悠久的历史。

  《汉书·五行志》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西汉河子元年三月己未,即公元前28年5月10日。这条材料,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形状、大小、位置,都作了明确的记述,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

  欧洲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保存在艾因哈德的《查理曼大帝传》里。那次太阳黑子发生在公元807年8月19日。当时欧洲人还误以为是水星凌日。欧洲人首次发现太阳黑子现象比中国至少要晚835年。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全凭目力。对于太阳,他们只能利用清晨黄昏日赤无光之际或者借助“油盆”,才可以观察记录。从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到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仅中国正史上,就有100多次太阳黑子记录。这些材料,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日期、形状、大小、位置及变化情况,都记述得非常准确、详细,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太阳黑子的描述,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圆形:如钱、如桃、如李、如栗、如环。

  第二类,椭圆形:如鸡卵、鸭卵、鹅卵、爪、枣。

  第三类,不规则形:如立人、如踆乌、如飞鹊、如飞燕。

  第一类描述的可能是刚出现的黑子。第二类描述的可能是双极黑子;双极黑子在太阳圆面偏西位置的叫“前导黑子”,在太阳圆而偏东位置的叫“后随黑子”:前导黑子多呈圆形,比较暗,后随黑子不一定呈圆形,比较大,稍淡,在它们之间还有无数小黑子填充其中,所以我们用肉眼看双极黑子就呈现椭圆形。第三类描述的显然是大的黑子群。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风暴的产物。风暴是物质的剧烈运动,因此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上述三类黑子的形状,实际上代表着黑子发生、发展和消灭过程的三种不同形态。最初出现时是一个小圆黑点,随后黑点逐渐扩大,以致分裂成两个大黑点:前导黑子越来越大,离开后随黑子越来越远;后随黑子逐渐分裂,比前导黑子先消失,慢慢前导黑子也消失。

  太阳黑子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寿命只一天,有的寿命在几日,个别的寿命可长达数月。对于黑子的寿命,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都精心观察,并作了记录。如: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明史·天文志》记载;明熹宗天启四年 (公元1624年),“日赤无光,有黑子二、三荡于旁,渐至百许,凡四日。”

  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精勤观测天象的实践,美国天文学家给予高度赞扬,认为,“中国古人测天的精勤,十分惊人。黑子的观测,远在西人之前大约2000年。历史记载不绝,而且相传颇确实,自然是可以征信的。”

  太阳黑子活动是有周期性的。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施瓦布首先证实,其周期最长为17年,最短为7.3年,平均约为11年。如果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加以分析,完全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1975年,云南天文台编纂从公元前43年到公元1638年的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共得106条,经过计算,求得黑子活动周期是10.6±0.43年;同时还存在着62年和250年的长周期。这一重大成果,是利用中国古代黑子记录,研究黑子活动规律的良好收获。

  1977年,云南天文台的工作者又从中国古代太阳黑子和极光记录中认识到黑子和极光互有关系。他们经过分析得出:黑子和极光都存在约11年的周期;并且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和极光的约11年周期,并不是近300年才有的暂时现象。这对于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系列问题,将是有益的启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黑子资料是极其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