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的小故事

2019-10-27 19:30:11

  课程改革以其坚定、踏实的步伐向前推进,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从开始的不理解,慢慢地接受,到如今已初尝其中的快乐。回顾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心中有许多感慨和体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我也拥有了一份满足与兴奋。

  故事一:

  在“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坐在赣州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你非常想知道火车运行时的速度,那么你会想出哪些办法?”学生们都兴奋起来了,大家纷纷尝试。他们的想法很多:

  方法一:“找列车时刻表,查找赣州与北京的距离,再计算平均速度。”

  方法二:“找地图,计算赣州到北京两地的距离,再记录列车的起始时刻和终了时刻,计算平均速度。”

  方法三:“询问火车司机,可以知道瞬时速度。”

  方法四:“先查阅资料,看看有没有过桥、过隧道的时候,事先知道桥长或隧道长,也可以计算列车的平均速度。”

  学生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而且不等老师评价,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价起来,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该怎样改进等等。

  学生们将几种大家都认可的方法总结出来后,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接着让他们谈出“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过程与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解决了关于过桥、过隧道的计算问题。初步创设出学生构建知识的良好氛围,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与所学知识有效整合。曾经,我们紧握着严谨的学科知识,将其塞给学生,希望他们从中体会知识的精妙之处,但是结果却吓退了许多学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物理的学习中感受到亲切。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应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兴趣人手,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走入到科学世界的研究中来,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故事二: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很浅显的,甚至仅是了解几个要素的名称,而对于到底什么是“科学探究”,很多学生都懵懵懂懂,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我尝试过把一个探究课题完全交给学生,结果出现了较混乱的情况,很多学生不太明确自己该干什么,结果就是他们什么也没做。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用“小探究”代替“大探究”的方法,即只就探究中的某个要素进行探究和讨论,而不是要求学生会完成整个探究过程,从局部探究逐步过渡到全程探究。

  在探究“水的沸腾”活动中,我提出:“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绕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接进入实验与收集证据的环节,并且这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个环节。由于本实验操作简单,且类似于家里的烧水过程,所以学生马上全部进入实验状态。关于气泡的上升问题,有的同学说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有的同学说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怎么办?让他们继续认真观察,再下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实验后他们得出了“温度计示数不变”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同学认为是温度计出了问题,我建议他们重新更换温度计或者干脆用两支温度计同时观察,有的同学认为是加热的时间不够,我建议他加热时间长一些,同时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了节约能源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由于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得心应手。

  经过几个小探究过程后,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提高,并感悟到了科学探究也不是很难做的事情。

  首先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尽管在这里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训练,但是已经通过实验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采用了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故事三:

  “声音的产生”一节课上,我课前准备了一叠硬纸、几个气球、音叉、水盆等放在了讲台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实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并且尽量把实验结果放大。

  学生跃跃欲试,这一叠硬纸,有的学生撕纸,撕来撕去甩上了纸炮,互相比谁做的纸炮甩出来声音大。那几个气球可遭殃了,被吹大了后破裂,教室里响起了乒乓声。音叉被敲动后,它的振动情况不明显,怎样将它的振动效果放大呢?学生不经意地将振动的音叉往水盆里一放,水花飞溅……

  学生课后总结这节课玩得真过瘾,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将“声音的产生”这个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具体的体验,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没有对此产生异议。

  开拓者的路都是艰辛的。设计新的教学思路,知识的充电,常使我疲惫,但学生的优异表现,课堂的积极踊跃又使我备受鼓舞。艰辛伴随着快乐,艰辛是快乐的前奏。在新课程实施中,我努力实践着、全身心体会着,并为此快乐着……

  来源:谢冬英物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