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三个“度”

2019-11-17 07:06:08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推行了十年,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盎盎的生机与活力,有许多值得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当前,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反思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推进课改的着力点。笔者现就初中历史教学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提出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应关注的三个“度”,请方家指正。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建立历史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即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任何学科教学都有的共性要求;二是中观目标,即学科课程目标,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三是微观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是宏观的共性要求与中观的特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即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课时教学目标还为学业评价提供了标准与依据。但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时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历史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仍很普遍。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因有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以为讲完了教科书某一节课的内容就达成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二是部分教师只是从教参或教辅资料上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而没有从“以学定教”的高度去设计契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缺乏导向作用;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导致教学目标的预设空泛、虚化乃至远离实际。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下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知识与能力:掌握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文明史观,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显然,这位教师把教学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都纳入了课时目标,导致课时目标空泛和虚化。同时,在预设目标的陈述句中,学习主体不明,目标指向模糊。这样大而不当的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检测性,难以为实际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呈现的课时目标,应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测量目标”的性质,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教师基于研读课标,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应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提高搜集资料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目标)。

  2.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对家人、朋友进行访谈,按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行为),并尝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3.通过本课学习活动(条件),学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该课时目标的预设清晰明了,目标定位落在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它既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业评价的实施。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亲身历验实现对历史的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应在课时目标预设时予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应明确;教学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务实、多元。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适切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已形成了共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把握优化的适切度仍深感困惑。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切度,首先应分清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三个概念。

  历史课程内容,是指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而历史教科书所表述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即为教科书内容。至于历史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在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各种历史学科的信息、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在深刻解读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等文本的基础上做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通常直接把历史教科书的陈述视为教学内容,很少考虑教科书呈现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机械地依照教科书的编排按部就班地讲授,既缺少对教科书内容的合理整合,更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切合学情的“质”的改造。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的开发”。对教科书这三个子目所呈现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多数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对此,教师有必要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笔者认为,可以把三个子目整合为两个子目:一是江南开发的表现(相当于教科书第三子目内容),二是江南开发的原因(整合教科书第一和第二子目内容)。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前后知识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深层原因。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历史的进程、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

  历史教科书是践行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虽然初中历史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叙述了有关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知识的本质与联系,并体现了一定的认知策略,但因篇幅所限,教科书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教师在将教科书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还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过程化”的再加工,形成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服务于课时目标的教学内容,使教科书上的知识“活”起来。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共设置了三个课时,每个课时都有两三个子目,包括了相应的内容。请看下表。


  历史课标编制专家就该单元内容曾指出:“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的洪流中。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可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日,共赴国难”,凸显国难当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的洪流中的时代阶段性特征。然而,如上表所显示的那样,教科书内容并没有很好地突出这一教学主题,难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教师应围绕这一主题优化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组织素材,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以下是一则对该单元教学中的教材内容进行拓展的典型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讲授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在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三则素材(如图显示):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学生“一二·九运动”和各地民众声援“一二·九运动”图片,民主人士、陶行知等发表的《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摘录)。

  这三则素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华北事变后中国社会各派别、各阶层的态度及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更好地触摸客观真实的历史,理解西安事变的发生是时代的呐喊、民族的呼唤。

  为进一步凸显中华民族“全民抗日,共赴国难”这一的主旋律,教者在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期间人民群众投身、爱国华侨支援”等历史细节。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素材一:四川安县王者成送他主动请缨出征的儿子,赠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望本分!”

  素材二:一九三八年广州街头,一个名叫标仔的擦鞋童,决定将自己一天劳动所得捐献出去,支持抗日。

  素材三:据不完全统计,在的前三年,华侨汇回祖国的各种捐款共达国币20亿元,平均每月约6000万元,占当时全国军费开支的85%。据杨国标等所著《美国华侨史》记载:八年中,仅广东籍美国华侨就捐献了约2亿美金。

  透过这些细节还原历史,可以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和感悟,知晓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每一位中国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细节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的,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共鸣。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应尽可能选择典型史实,以点带面。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实效度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课程改革引发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大变革,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但也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认识不足,对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的理解不到位,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一是“以问题驱动教学”演变成“满堂问”,只重问题的数量而忽视问题的质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演变成“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只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效益,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模拟历史情境”演变成“戏说历史”,只重视情境的创设而忽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四是“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演变成“独媒体”,媒体取代了板书,只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承继;五是“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演变成“抛弃教科书”,资源的过度使用,使教科书成了学生案头的一个摆设品……

  例如,有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时,课前布置学生做准备,把与课文相关的“减灶记”“城濮之战”“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于是,学生有讲故事的,有以漫画或连环画的形式展示的,还有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历史剧的,形式多样,课堂气氛非常热闹。但是,热闹之后,学生对这段历史真的理解了吗?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恐怕不甚了了。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能盲目、随意地选择教学方法。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教师应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让学生知晓历史事件发生演变的前因后果,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课堂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汉朝丝绸之路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某教师设计了以下的一个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目中的古代丝绸之路,并说明理由。

  教师: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丰富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学生A: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商贸往来。

  学生B:有书介绍,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学生C:我也看过一本书,介绍了汉朝时流传于我国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传到了西域,并流传至更远的国家的。

  学生D:印度佛教传入我国,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思想”之路。

  学生E:丝绸之路是一条“冒险”之路,因为沿途要经历许多艰难险阻。

  由于该活动设计落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实现这一理念,就需要把历史课堂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三个“度”,就是建立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个基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