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审题立意及简评之三

2019-11-25 07:26:54

  作者:邓木辉

  13.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的点睛之处是:“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由此可以这样立意:做人当自强;自强赢得尊重;自立自强,方被认可;要做珍珠,不做沙子;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命题者没将材料处理为单一立意的材料,“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一句拓宽了立意的范围,因而也可以这样立意:愿做沙子;甘于平凡;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材料有一定的思辨性,开放而没有审题难度,有利于考生发挥,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

  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的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可引导考生思考“开放与限制”“自由与束缚”乃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有思辨性,但立意比较单一:只能写“没有绝对自由”“自由是相对的”,以及“不能脱离环境”“不能脱离现实”“扎根地层”等。

  材料选用顾城的《忧天》,虽然是诗,但理解没多大难度。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围绕后三句立意,不能围绕“仰望夜空”立意,因为诗句的“哦,不能!”对“仰望夜空”的“坏结果”给予了否定。可见,立意范围较窄。

  15.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几根蜡烛使蝴蝶迁居,材料的含义显而易见:蝴蝶效应;小行为导致大影响。需要注意:蝴蝶迁居不是因为“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并不是蝴蝶主动追求的结果,而是由于人的疏忽与过失(点蜡烛),因而材料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含义。因此,可以围绕“蝴蝶效应”“小行为导致大影响”“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立意。

  材料没有审题难度,虽然可以启迪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立意范围较窄,不能泛泛地谈“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围绕人的小小过失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生态破坏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16.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提示语的“综合上述材料”值得注意,它要求考生对材料作综合思考,而不能只围绕一个方面立意,比如只写“孩子的眼光不会转弯”,只写“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心灵在硬化”等。材料都是形象化的语言,理解有一定难度。“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是指孩子充满真诚与童真;“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是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来越世故与虚伪;“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是指人类丧失真诚的可怕。材料有对比性:肯定真诚与童真,否定世故与虚伪。因而可围绕“呼唤真诚”“拒绝虚伪”等立意。

  材料暗含老子《道德经》中的“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的价值取向,对丧失真诚的现实社会有一定的针砭性,表达形象,但审题较难,立意也比较单一。

  17.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材料涉及两方面的人和事,因而可从两方面审题立意:从《咬文嚼字》不避权威,开辟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的角度,可以围绕“不避权威”“不畏名人““不为尊者讳”“捍卫语言的纯洁与规范”等角度立意;从铁凝、莫言诚恳对待“被咬”,积极请人挑错的角度,可以围绕“知错认错,善莫大焉”“诚恳对待别人的挑错”“请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等角度立意。

  材料浅显,没有审题难度,有利于考生发挥,有利于考查表达能力。材料能引导考生认真对待语言运用,这在汉语规范化日益受挑战的当下很有现实意义。

  18.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两则材料没有紧密联系,综合审题立意较难。但试题允许“任选角度”,因而可以围绕单则材料审题立意。这就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第一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应抓住关键句“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可以写“努力奋飞让人充实满足”“尽到努力,无怨无悔”“奋飞前行,虽苦尤乐”……第二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应抓住关键句“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及“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可以写“有父母陪伴多幸福”“我愿意与父母相伴”……也可以整体把握两则材料,围绕“我愿意……”立意。

  第一则材料可引导考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则材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引导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