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历史的三层次

2019-11-30 06:01:26

成都市树德中学 郭子其

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没有充分作到“以学定教”,历史教学还存在:学生对于历史感受不够丰,理解不得法,研究不得力。历史教学为了有效关照学生实际,就应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出发,划分出学习历史的层次,以利于分层教学。

一、感受的历史。

学生学习历史,首先接受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教学就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这些历史现象,应通过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互联网,以及调查采访等渠道获得多种历史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有声材料、实物材料),既获得多途径参与学习的感受,又获得多方面历史素材,丰满历史形象,可以满足学生低层次的学习需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熏陶良好的历史意识,形成健康的历史倾向。还可以把学习者内隐的问题激发出来,让学生“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丰富学生的内心思想,萌发学生好奇、研究的意识。美国心理学教授J.M.Kell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概括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注意、切身性、自信心、满足感。其中的切身性就是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价值与学生的直接兴趣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保持与加强;满意感就包含学生学习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实际相一致,它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可见,让学生感受历史是有积极价值的。让学生感受历史的主要方法有:

1、故事性。澳大利亚教育专家NoelGough说:“教师和学生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每个故事的主角。故事也许是通向某些真实的唯一途径。” 所以,历史教学应通过故事,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让历史过程跌宕起伏,让历史内容鲜活丰满,使学生利用故事进行内隐学习,总之,使故事成为每个学生思考人生的丰富资源。

2、生活性。教师要创设出情境,设置问题悬念,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呈现问题,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不断感知、体悟问题,萌动心灵的倾诉之意,从中获得喜悦之情。“所谓体验,谓以身验之,或验之于身。体即身体,验即察验。就身体之所经历而考察之,谓之体验。”
[1]利用生活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其阐释不断丰富,使体验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生活性,就是要学习的历史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就是历史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坚持由历史反思现实,由现实追寻历史,发挥历史提供生活经验的功能。
要做到生活性,还要坚持生活就是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浏览报刊、观看新闻、坚持网读、倾听人际交往中的有关历史言论等学习途径,获得历史感受与知识。留心处处学历史,这样才能做到教学历史与生活历史的有机结合。

注重学生感受历史,就是重点让学生获得“是什么”的历史,让学生获得具象的历史感受,形成模糊的、总貌的历史表象,掌握单一的历史知识,形成模糊的历史方法,获得朦胧的历史情感陶冶(这些也可能有清晰的收获),让学生在不累的心情下享受到历史带来的快乐,消除了过于功利化学习的弊病。

二、理解的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解,就是从学习过程看,要让学生在历史事实的展开过程中并结合个体经验进行主动建构,要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历史的概念、线索、阶段特征、历史结构等,以有效融通知识,避免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历史结论的弊病;从理解方法看,要注重学生对程序性知识和学习策略的理会,注重从所学方法的有效迁移,并进行深刻的理解历史;从学习主体看,要注重学生个体知识的运用,注重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融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让学生体验到是“我在理解历史”和“我理解的历史”,以获得学习成就感。总之,注重理解历史,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习的人文性,注重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注重学生理解历史,就是要重点让学生获得“怎么样”的历史,让学生形成人、时、地、事、义、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等多角度的知识结构,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历史,形成清晰的历史总貌,内化历史学习方法,在深层感受历史人文性的同时,获得历史的理性思维。

三、研究的历史。

“探究性”、“创造性”、“发现”是学习者(人)的本性,历史学习要尊重学生“发现”和“探究”的自由,以求得对历史研究的人文性、真实性和研究性,满足学生心灵的需要,让学生获得内心的愉悦。因此,从形式上要通过办历史墙报,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调查报,进行历史小剧本创作,进行实物仿制和历史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历史诠释,以及对历史专家观点的消化与吸收,努力创生学生的认识;从内容上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爆发内在潜力,产生创造性的历史理解,还能提出创生性问题,并利用所学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对现实热点的预测),初步内化研究历史的方法,逐次提升研究能力和认识境界,增强历史智慧。
注重学生研究历史,就是要重点让学生获得“还有什么”的历史,实现对历史的内化到外显的相互转换,满足学生研究的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以上的学习层次常常是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这些学习层次又不是机械的,而往往是相互关联的。笔者只是依此分析,表明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关照学生的情感经验世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注释:[1] 张岱年.宇宙与人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发表在《教育导报》2007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