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有“备”而“问”的原则

2019-12-06 10:12:03

  作者: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 王珊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既有趣味性、挑战性又体现出层次性和充分的延展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备”而“问”。

  这里的“备”分为两个方面,即“备教材”和“备学生”。

  教师必须对所授教材文本有一个深入细致的理解、分析和把握,准确掌握文本反映出的重点难点,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析和深度挖掘。

  问题设置应体现学科特色,分清主次,否则容易出现学科性质不明的尴尬。如针对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一位教师就设置了如下问题: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是什么?本文涉及了几件历史事件?从中体现出烛之武什么样的特点?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这位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语言表达也很有张力和感染力,穿针引线的功夫也十分老道,学生们在她的引导下发言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在评课过程中,有不少前来听课的老师直接提出了“这到底是历史课还是语文课?”“情节梳理是本课的主要目标吗?”“高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如何体现?”等让授课老师尴尬万分的问题。她的设计初衷是利用对文本的情节梳理,带出对烛之武形象的分析,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她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对背景事件的概括和分析上,忽视了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本堂课学科性质含混。

  其次,“备学生”同样是达到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设置。所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比率能达到80%以上。比如《沁园春·长沙》一课,因它是高一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古典诗词,所以有必要结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相关题型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而我授课的班级分别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概括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异较大,在问题设置上就必须体现出这种差异。对实验班学生,我如此提问:“结合对《沁园春·长沙》的鉴赏分析或者你曾有过的古典诗词阅读体验,你能总结出如何准确把握住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情感的方法吗?”而针对普通班的学生,我的提问就稍作改变:“通过我们对《沁园春·长沙》的鉴赏分析,对于把握一首诗词的情感,你能总结出一到两种方法吗?”前者的范围宽泛,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大;而后者就明确了范围,降低了难度。结果,实验班的同学踊跃发言,普通班的同学也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