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的地位

2019-10-05 18:51:55

1 2 下一页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武昌师范大学(今武汉大学)讲学,就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只见他挟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按住鸡头逼它吃,鸡不食,又掰开鸡嘴,用米粒硬塞,鸡挣扎着仍不肯吃,可是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后退几步,大公鸡却从容地吃起来。陶先生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跟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却很好。不难看出,学生原本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课堂应该成为他们说、演、唱、画、舞的舞台,思考、质疑、讨论、争论的天空,而不应该成为压抑学生主体情感、束缚学生个性张扬、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磨灭学生思想锋芒,唯师是从、专制色彩浓厚的课堂。常言到,知易行难,如何才能真正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落实呢?结合我的教改经验加以总结,但愿能为同仁门提供一些借鉴。

  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

  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许许多多变量中,学习动机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讲解(a+b)n的展开式时,就向学生介绍关于杨辉三角形的故事,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又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的例子?”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并且形成良好的心理指向。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经常用的方法还有:①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这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④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坚持做到这些,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让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的作用。通过感性材料的丰富积累,学生才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然后才能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如下:

  1、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推导与概括,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等,都需让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和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4、让学生多动手。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了知识。

  三、为学生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潜能的释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①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生动有趣等一系列行为换取学生心目中的较高威信,然后才能在学生面前具有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始终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给予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就能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

  ②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以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