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教育有点“躁”

2019-12-03 12:19:02

近些年,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种教育的新观念层出不穷,不少“叫好”的改革措施,使教育充满了活力,“这些教育的喜人景象是勿庸置疑的——这是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
但是,作为一名从教41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从哲学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心中有些许不安——我感觉教育有点“躁”,举例如下:
其一:并校风风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理由是整合优质资源,进行资源配置,其做法一般是让“名校”领衔一个或几个一般学校、基础薄弱校。如同一杯浓茶,往里一遍一遍地掺兑白开水,其香浓味儿变得越来越淡。使名校的“名”大打折扣,声誉极力滑坡。几年前,我曾在报刊大力呼吁《并校虽好,莫过度》,要加强调研,审慎从事。
其二:《名校长工程》、《名师工程》比比皆是。“××年培养出××名名校长、××年培养出××名名师”的字样充斥于“工程”的字里行间——目标明确当然好,豪言壮语也可以振奋人心。但请问,名师是可以“快速培养出来的吗”?笔者认为名校长、名师是“个体努力”自然生成的,外力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名校长路、名师路是一条艰辛路、勤奋路。名师(校长)是不能如工程一样立项的。
其三:“科研兴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科研真能兴校吗?回答是肯定的,但目前的科研,尤其是不少中小学的科研已经变味了。公开课满天飞,“档次”越来越高,科研已经成了论文和年会的代名词,课题学术化愈演愈烈。殊不知:课题≠课堂。不少教师只关注论文获奖,而课堂教学效果却平平,课堂教学与科研课题“两张皮”,这样的科研,这样的课题十分乏味,对教师成长,不仅无助,而且有害。
其四:不少学校挖空心思投巨资,建设花园式学校,攀比风盛行,甚至有些上级主管部门把“花园式学校”作为校长的政绩之一。我认为:建花园式学校应视各校的财力、物力而定。年轻学者董其教授曾说:“延安窑洞也可以培养出好学生”。
其五: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教学“杯赛”遍布中华大地,“异化”了奖杯,让本应金光灿灿的奖杯也“不太洁净”了。半年,甚至一年磨一课也并不新鲜。不少参赛教师“拜倒在”名师之下,用各种手段,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与评委们“亲密接触”沟通感情,使学校这块洁净的土地也“清水衙门水不清了!”
其六:在现代化教学的驱使下,众多的“高、精、尖”多媒体技术争抢课堂,造成多媒体“过多、过滥”地机械重复使用。去年,我曾经在报刊上撰文《让小黑板重返课堂》,引起了教育同行的不小震动。小黑板的“简捷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实效性”是多媒体无法比拟的,何不把“小黑板”请回课堂。
其七:图书室建设走入误区,只追求每个学生图书的占有量(当然,这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指标),而忽略了图书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有的图书已“沉睡良久”,尚未被师生唤醒。据说有的学校为了凑够学生的图书占有率,竟然弄虚作假,向学生借书,向社会筹书,待上级检查完后,再“完璧归赵”。
……
教育的“躁”还可列出许多,当然有一些问题尚属于研究、探究之列,但应当切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术风和华而不实的教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