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波市中考语文命题意图说明

2019-12-03 06:16:29

  一、从语文学习目的出发思考命题导向

  学习语文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有人说是为了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眼光,当然也有人说是为了考试。对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来说,考试就是指挥棒,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所以试题的导向性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积淀过程。要提高语文水平,需要有良好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不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会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语文素养。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做语文练习。

  语文学习有一个链,这个链必须牢固,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初中语文教学这个链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初中考试评价更应往前看,我们的考试评价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多思考,少废话。试卷还要努力体现思维的含量,无论在试卷的选材、构架、设题都应努力体现大气、灵动,关注男女学生的公平,城乡学生的公平,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本真。

  二、从语文特质和教学过程出发构架命题思路

  无论是考试评价倒逼教学改革,还是教学改革引发考试评价改革,这两者都说明评价和教学是相通的,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为此,我们应将教学和评价打通,在试卷的构架上,努力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蕴含其中,考生做一份试卷,既是一次考试,同时又是一次新的学习过程,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上。

  每种文本的阅读应遵循每种文本的文体特质,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非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本卷中的非文学类文本选用与文学类文本相关联的非连续性文本,文学类文本选用洪素丽的散文《苦瓜》,这两者构成一个混合性文本,这种关联性的阅读是本卷的一大创意。这样的组合式阅读既体现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功能,又关注文学性文本的深度阅读,且将非连续性文本中的“筛选信息并整合”“解释”“评价”等考点隐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当中,真正帮助学生深读《苦瓜》。在题目设置上,融入PISA理念,将混合文本打通,一隐一显,真正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

  三、任务型写作和个性化写作遥相呼应,重视语文的表达

  语文学习必须重视表达,表达一般有两类:任务型表达和个性化表达,为此,本卷在积累运用部分第5题设置真实性情景,要求在文学社社长和编辑的对话中获取信息,拟写一则更正启事,看似简单的任务中,含有“关注表达目的”“内容清晰完整”“措辞得体”等要求,真正体现语文的实用功能。个性化写作采用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这个材料,本材料简单而有味道。

  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拟定了三个既从材料中来又很有思考空间的题目,“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这一题目是从材料的小男孩这个角度拟定,可以抒写自我。“种子发芽以后”这一题目可以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可以联系自身感悟续写身边类似的事情,可以从小男孩这个角度写,也可以从爸爸妈妈哥哥这个角度写,也可以从种子这个角度写,“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这一题目也同样,角度多,思考空间大。这种可以多角度思考的写作命题思路,主要是为了尊重学生,能让他们进行个性化表达,不束缚他们的思维自由。

  四、采点评分和分层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的科学合理

  因为语文试卷中主观题目多,所以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显得尤其重要。试题大多采用踩点给分,但有些阅读理解,并不是对错的区别,而是理解深浅的问题,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应努力体现阅读的深浅水平,本卷第12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只有观点,没有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或分析不到位,酌情降层级给分。

  拟定评分标准时,给出了明确的层次:仅从苦瓜的自然属性层面阐述,思维单一肤浅,表述较笼统,这评为第一层;从苦瓜与作者关系层面阐述,思维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这评为第二层;从苦瓜与人生关系层面阐述,思维有深度,表述有条理,这评为第三层。不仅如此,还用【示例】列举,这样,使评分具有可操作性,将学生的阅读水平区分开来了。17题选择题根据其内在的关联,采用分档给分,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D不给分。这样拟定的评分标准体现语文考试评价的科学合理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