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提问

2019-09-02 22:34:17

  摘要:什么样的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来回答;什么水平的学生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

  关键词:优化,目的性,趣味性,针对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善于提出问题极为重要,善于优化课堂提问更加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提问属于优化的课堂提问呢?如果提问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现成的答案,就可以认为这样的问题是优化课堂提问。例如: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出几个圆?这就不属于优化课堂提问。因为这个问题学生会很快地答出:一个。可是如果问经过任意三点可以画几个圆?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对三个点可能有的位置关系逐一进行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这个问题的灵活度处于最适当的程度,所以它就是优化课堂提问。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优化课堂提问”呢?

  一、目的性要强,避免盲目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和目的及学生实际情况,整体设计在课堂哪些地方提问、问什么、怎样问,还要预计学生回答情况,准备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对策,一定要避免盲目提问;否则,不但不能实现“优化课堂提问”,甚至还会使自己陷入卡壳的窘境。

  二、趣味性要强,避免老调重弹或照本宣科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要有新意,最好能够给学生以“惊奇”,这样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趣味性、灵活性。如,为了考察学生对“射线”的理解,可向学生提问:射线AB、A'B'哪条长?学生会因为这隐含性很大的奇问而加深对“射线”定义的理解。在讲对数计算时,如果问:2365是几位数?学生可能对此不甚关心,不去积极思考;若换一种问法:有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住店,老板说,店费是第一天2分钱,第二天4分钱,第三天8分钱,以此类推,年底结账,外国人一听非常高兴地答应下来,试问365天后外国人付给中国老板的钱是几位数?问题出人意料,但结论又在情理之中,这就达到了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

  三、针对性要强,避免过难或过易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区分度和针对性,既要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虑基础差的学生实际;既要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水平。要求教师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授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知识缺陷面,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和提问。对于被提问者来说,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无需思考就可以做出正确回答,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之如果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也不能回答,就会感到束手无策,造成思维负担和心理压力,结果事与愿违,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实现不了“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总的说来,什么样的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来回答;什么水平的学生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

  四、对问题要积极补救和补遗,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当提问不能达到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尤其是遇到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局面时,教师不能自答,更不能放弃,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及其内在区别和联系,换一种问法或直接换一个相似的较容易的问题,循循善诱,慢慢回到原题上来,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此外,要达到“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四忌”,即一忌惩罚。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提问时,如果教师讽刺挖苦或惩罚他们,就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对他们进行诚恳的安慰、鼓励和帮助,就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压抑心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的积极性。

  二忌偏爱。不能将注意力仅放在优等生身上而冷落了中差生,更不能有性别上的偏爱。否则,就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失落感和逆反心理,造成两极分化。

  三忌呆板。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刻板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学会“煽风点火”,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讨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忌齐答。学生集体回答时的“大合唱”,容易造成假象,使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失真,尤其是平时不积极开动脑筋的学生得不到督促训练。

  做到以上的“四要”和“四忌”,相信数学课堂提问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尹淑凤



相关链接>>

1、决战2015高考数学之五月冲刺复习(学生版)

2、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调研数学(理)试题汇总

3、全国2015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