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高考:福建历史试题--吕金林(学科网特约名师)

2019-11-17 10:52:09

  【中教数据库特约名师】吕金林

  全套试卷共有14个题目,其中前12个题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2道,包括一道选修题。

  从选择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能够立足学科主干知识,注重以主题来统领相关内容。比如第13题的赤壁之战,第20题的抗日战争,第21题的抗美援朝,命题者把这三个战争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艰险、以弱胜强的精神气节,讴歌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还比如第15题的唐代手工业技艺的传承,第16题的劝农文,第19题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反映的主题是历代中国人对富国强国梦想的追求。二是创设新情境和新材料,侧重于考生解读或者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这种考查导向对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第14、15、16、17、18、19、22、23题,这种通过创设新情境的题目,也与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历史命题特征和趋势完全吻合。三是注重对社会现实和热点的考查,凸显了历史学科的以史为鉴的功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起到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积极作用。例如,第14题“和谐”的治国理念,就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化解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第17题对科举制的考查,命题者也意在提示我们当前的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当前的国考问题所在。四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在考查基础历史的前提下,也关注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例如第13题的赤壁之战,第23题的《命运交响曲》。

  从主观题看,第38题的命题立意是通过对比中国、苏联和西方的不同工业化发展模式与道路,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思考和包容,并学会从国情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不同与差异的原因,以利于我们当前城镇化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选修题考查的难度均不大,分别是考查的是经济发展理念、思想和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综合来看,这套历史试卷坚持了新课标理念,与新课程内涵要求是一致的,命题立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高超的引导性,选材丰富多样,有文字,有表格,有漫画,命题角度和技巧多元化,在创新中不拘一格,既发挥了很好的高考考试的选拔性功能,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更能引导以后的新课程教学方向。

  本解析为中教数据库名师解析团队原创,授权中教数据库独家使用,如有盗用,依法追责!

  来源:中教数据库

倾力推荐>>中学中教数据库2013年高考专题 2013年高考在线估分
历年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真题 2011年高考真题
资讯专题>>2013年高考成绩查询 2013年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3年录取日程及查询方式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