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自主建造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

2019-11-21 22:59:29

  在地球南北两极开展科学考察,“雪龙”号将不再是单兵作战,中国即将自主建造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国家海洋局将面向社会公开征名。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秦为稼介绍,目前,中国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现正进入实施阶段,即将向国内外开展设计招标,并将在国内自主建造。根据计划,国家海洋局将在11月正式推出征名方案。

  据悉,中国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今后将与“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一起,同时实施南北极多学科综合考察,这两艘破冰船还可以内其他的海洋考察、大洋调查船只,根据不同计划进行编组,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极地科学考察船队。

  中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事业27年来,一共使用过三代考察船。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000吨的普通船只,无破冰能力。

  1986年,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使用“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这艘船原系芬兰劳马船厂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购进后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考察任务后,于1994年退役。

  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1993年购自乌克兰,全长167米、满载排水21000吨,配备了现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导航系统,具备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1米(含0.2米厚的雪)的能力,可搭乘科考队员120人,主要承担了南极考察站物资补给运输、科考队员的交替和南北极大洋调查等三大任务。

  “27年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一直是单船作业,已经严重制约了极地海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秦为稼说。据统计,27年来,中国“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三代极地考察船在南大洋海洋调查总时间,还不及美国1艘考察船1年的调查时间。“雪龙”号的破冰能力不足,也难以满足南极科考需要。

  “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会有力打破这个瓶颈,同时还可提升我国破冰船的建造能力,”秦为稼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有望开通,用于极地冰区航行的船舶今后需求潜力很大。”

  根据设计规划,中国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采用国际先进的最优船型设计,电力推进系统,破冰等级为PC3(即在两极水域混有陈冰的次年海冰中,破冰厚度不低于1.5米海冰加0.2米雪),连续破冰速度2-3节;舶总尺度为长100米-120米、宽20米-24米,最大吃水9米,轻载排水量8000吨级,续航力20000海里,载员90人,自持力60天,能满足南北两极海域航行和绿色环保要求。

  据介绍,在科学调查功能设计上,将充分考虑系统性、兼容性和柔性,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众多专业,同时具备一定的考察站后勤物资补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