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易错点归纳(二)

2019-09-10 16:34:19

1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2.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
  
  1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
  
  通货膨紧缩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国债的发行量。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纸币发行量,扩大银行信贷规模。
  
  14.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5.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这是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6.2007月8年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756.91,2008年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98.36(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这一变化表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进口,公民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降低,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吸引外国旅游者等。(√)
  
  17.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8.“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9.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但是,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具有价格优势;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20.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来源:百度文库)

相关资料: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全攻略
开学必备 高中资料大全
开学必备 初中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