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设置分析

2019-12-06 12:42:52

英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设置分析

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 崔成前

  内容提要:英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经历了由分权到相对集权的曲折发展历程,这种变化是与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出台是英国课程改革划时代的关键性标志,国家课程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立,形成了英国课程的统一性。此外,英国中学课程在设置上还更加注重技术性课程和公民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英国教育当局注重民主讨论,使课程改革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国;课程;中学;改革;设置

  一、课程指导的定义

  课程指导的英文表述为curriculum leadership,即“指引、统领课程发展与改革活动的行为”。其要旨在于影响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与成果,主动回应课程发展与改革提出的挑战,进一步达到课程发展与改革的目标。课程指导在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可以这样说,有教育的地方就有课程存在,有课程存在,就有课程指导模式发挥着动态或静态的作用。课程指导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性,凡有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地方,不论其区域是全国、地方,还是学校层级,抑或是教师层面,都有课程指导的需要和任务;二是多主体性,课程指导的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都被纳入课程指导的范畴;三是课程领导的不确定性,课程指导者(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有可能是组织所派任的正式指导者,但有时团体中的任何一位成员,他们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点因为某一特定的需要或因素,扮演非正式指导者的角色。
  根据课程指导的内涵,课程指导的主要任务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设定;学校教育方案的管理与发展;教学进展状况的监督与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量化;课程发展文化的塑造。从这些任务出发,就课程设置者而言,我们认为,课程指导者应该主要把自己界定为课程过程专家,而非课程内容或者学科内容的专家。由于课程内容有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提供相关职能,课程指导者应该主要对课程计划、设计、决定、实施与评鉴等过程从事筹划与激励。
  本文拟从英国中学的课程设置这个课程指导的一隅分析整个英国的课程指导模式。

  二、英国中学课程设置的改革轨迹

  二战后,英国的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从1944年到1976年是以“共同课程”为走向的阶段。 1944年,英国颁布了《教育法》,即《巴特勒教育法》,该法规定人人享受中等教育,并逐步使之变成现实。中等教育结构的基本组成是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文法中学(grammar school),以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为目标,其必修课程大于选修课程,学术课程大于职业课程,而且古典语言和现代外语课程所占比重较大,科学课程的地位突出而且分科设立;现代中学(modern school),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目标,因而实施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追求普遍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征,开设包括家政、音乐、美术、宗教等在内的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注重基础学科,体育与职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科学课程比重小,而且为综合开设,不分科开设;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与现代中学大同小异,但从第5年开始,分别提供不同的课程,如理科课程、商业课程、设计课程等供学生选择。三类中学的设立,加之原来的公学(public school),使得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孩子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学就读。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学教育深层次的不平等问题又出现了,因为上述几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对教育资源的占有是不相同的。在基本的教育机会满足后,民众们又要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过程的平等了。适应这种民众的呼声,不少学者和当时的工党政府提出了中等学校应该有“共同的课程”(common curriculum)。这一主张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支持。于是,1951年,英国工党提出了发展综合中学的计划,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才兴起“综合学校运动”(comprehensive school movement),教育当局试图通过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 schools)来实现共同学校的理想。
  单从数量上看,综合中学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5年,综合中学人数在中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68.5%。而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生,有80%在综合中学里就读,综合中学成为英国的主流学校,成为英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但从实质上看,事情却并不这么乐观。就课程角度而言,原来的情况是三类学校开设三类不同的课程,到了综合中学这些课程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并没有综合,而是仍然作为三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在综合中学中保持其自身的特色,由此也就迫使学生仍然要在综合了课程的学校中继续选择自己的课程学习模式,“共同的课程”的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根本上看,这场运动是在政府和课程专家之间进行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另一个主体——教师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教师的热情不够是这次课程改革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较有影响的课程改革运动还有“学校本位的课程革新”。这是20世纪60年代由一些教师专业团体所倡导,以教师为主体的运动。由于纳菲尔德等基金会的支持,该运动俗称为“纳菲尔德课程改革”。改革的典型模式是先由教师和高校的课程专家或顾问发起,然后在咨询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基金会资助起草革新的课程计划,然后挑选适当的学校试行。试行期间根据师生的意见反馈对新课程计划进行修改,然后再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与综合学校运动相反,此次改革由于缺少官方的主体参与而处于自发状态,使得改革多自主性而少统一性,使课程改革很难从质上深入而流于表面化。
  可见,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如果一场课程设置的改革没有这个课程领导体系的协调,不能够上下贯通,那么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课程领导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诸如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两极分离、课程种类偏少、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愈加突出。课程缺乏统一管理的弊端也日益为英国政府所重视,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国政府提出要干预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这种由政府干预而设置的“国家课程”是否有必要,曾引起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学校的教师强烈反对,英国政党内部也是意见不一。争论持续到1988年前后,才基本上形成共识,“国家课程”的意义才开始被理解并逐步实施。

  三、现代英国中学课程设置分析

  英国中学的学制是3-2-2或3-2-3分期的,一般没有诸如我国的初中、高中那样明确的说法。在分期中,第一个3年大体上可以与我国的初中对应,第二个阶段的2年类似于我国高中的一、二年级。一般而言,第一阶段全部是必修课程,第二阶段则普遍开设选修课程,而且选修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在50%以上。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倾向、条件和意愿在课程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满足自我的需求。第三阶段就是2或3年的中学最后阶段,大致有三种情况:有的学校并不设置第三阶段,有的学校连续设置全部的三个阶段,也有的学校独立设置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称为“第六学级”(sixth form),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是专门为准备升入高校的具有学术性倾向的学生而设置的。但是,随着高校招生的增加、学生的增多,为适应高一级学校和广大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在“第六学级”中也逐步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性课程,此举归根结底适应了社会对职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总体而言,由于和升学深造紧密联系,因此,“第六学级”呈现非常典型的“个性化”色彩。
  从英国中学设置的课程类目来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是各类中学普遍开设的。如上所述,在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课程的设置又并不相同。“文法中学强调学术性课程,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实用性和职业性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方面都以分科开设的课程为主,如有的文法中学,自然科学只在第一年开设综合课,第二年即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社会学方面则不开设综合课程,只有分科开设的历史、地理;同时,还开设拉丁文、希腊文等课程。”这种设置使得文法中学保持了传统,呈现出浓厚的传统色彩。综合中学则与之不同,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和实用性,开设了较多的实用职业性课程。它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学都以开设综合课程为主,一般从第一年到第三年都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在第四、五年才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并且是作为选修课程;社会学方面则开设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在高年级分为历史、地理,或作为必修课程,或作为选修课程。”
  如上所述,英国中学课程的划时代改革开始于1988年。此前,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学校管理层面上,英国课程是过分地方化、多样化的。“英国中小学校长具有决定学校课程(教学科目、教学时数、课程类型等)的权力。教科书由出版社自行编写、自由发行,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虽然课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情况和要求,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但其不利之处是削弱了学校的基础课程,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使得基础教育质量下降,学生能力相对不高,影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教育改革法》,得到英国女王的批准,成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该法规定从1989年起,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的公立学校实行5-16岁学生统一课程,即国家课程。而且该法还规定了国家课程的大纲、培养目标和内容范围。国家课程委员会(ncc)和学校考试与评价委员会(seac)相应成立,使得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相应建立。该法明确规定,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小学都要开设三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5-12岁)学生必修10门学科的全国统一课程,即“核心课程”3门(英语、数学、科学),基础课程7门(历史、地理、工艺学、艺术、音乐、体育、外语)。还专门组织人员为10门课程制定了成绩目标,要求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参加“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
  英国的中学课程由原来的极不统一走向集中统一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于提高英国中学的教育质量,保证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广泛而系统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方便学生的转学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育检查测量与评估,都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英国教育当局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大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类课程。作为一个有着较长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有着较为强烈的等级观念,历来重文轻理、重理轻工,工科课程被看作是专为下层社会的子女开设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英国一直都发展较为缓慢,使得社会劳动力的素质受到了影响。为此,20多年来,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计划,扭转人们的传统偏见和错误观念。在课程设置上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一是在普通综合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在中学1-3年级开设了职业技术教育必修课——加工技术课和绘画课,4-5年级开设了各类选修课,如经济、建筑、工艺设计、电工、时装、家政、保健、文书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修 1-2门”不仅如此,英国教育当局还大力开拓隐性课程,发挥社会性课程的影响,实行厂校合作,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教育当局开展了“工业实习周”活动,在实习周中,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实习结束后,由工厂和学校共同鉴定实习成绩。这一课程的开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只,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获得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都有较大的帮助。  
  近3年来,英国中学课程最显著的变化是在中学高年级引入了关键技能(keyskills)课程。英国教育界和企业界都认为,关键技能课程在各种学习和工作活动中都很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因为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倾向,不管他们最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整体看来,都有一些基本的历史积淀下来的社会密切需要的基本技能需要学生掌握。英国的新课程改革计划提出了六种新的技能,分别是: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阅读和写作的沟通课程;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数字运用(application of number)课程;能够在取得的成绩上设定新的目标并继续前进的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及表现(improve self-learning and performance)课程;能够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技术(it)课程;能够成为工作团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与他人合作的课程;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设法解决(problem resolve)的课程等。学校鼓励学生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技能课程,并且把实施的权力下放给学校。
  另外,从2002年9月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实施了公民课程(citizenship curriculum),向所有16岁以前的学生提供一条连续的途径,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解作为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社会问题、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和适应成长独立后的不同社会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课程领导模式改革运动中,英国政府极大地发扬了传统,其课程建设与改革在专家主导下全民参与,操作的全过程都力求透明。“如1995年开始的新一轮中六课程改革,不仅一线教师大量参与,包括企业、家长和学联等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广泛介入,以保证课程体系建设和考试改革高度透明。”这期间,英国政府做了大量咨询、调查分析、研究落实的工作,例如1999年的《通过全民课程实现卓越》向民间发放问卷10万多份,《面向新千年的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时代——不列颠民族的新复兴》发放150万份,以便民众了解政策、分析政策、提出建议和实行监督。这些做法在保障民主权利的同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证了英国中学课程改革和领导模式的顺利实施。

文见《基础教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