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侍谈溥仪被苏军俘虏:他是日本献给苏联的礼物

2019-11-17 11:39:48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道路的通达和交通方式的迅捷是衡量其现代化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选项上,沈阳在国内诸多城市中一直遥遥领先。拿象征近代化的火车来说,20世纪初,便有四条铁路线路从沈阳经过;再说飞机,早在1921年,沈阳便建成了东北最早的飞机场。本期寻访,让我们聊聊沈阳关于飞机场的那些故事。

  近代中国最强新式空军在此练成

  沈阳历史上,曾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飞机场,它于上世纪20年代由奉系军阀张作霖一手创建,这便是东塔机场。去年,一则沈阳东塔机场将搬迁的消息见诸于媒体,这也勾起不少人对这座老机场的无限回忆。要细说这座机场,还得从90多年前讲起。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令皖系的段祺瑞军队大败,从而直奉两系控制了,也将段祺瑞置办的家底瓜分一空。从皖系空军中,张作霖分得8架飞机,其中4架运输机,4架教练机,一批飞机驾驶员和维修人员也一并被接收,这成了他筹建奉系空军的重要基础。同年8月,张作霖在奉天设立东三省航空筹备处,开始筹建机场。

  东塔机场的原址在市东郊的一个农业试验场,东塔南侧,张作霖在这里修建了厂房、跑道、办公楼、宿舍,还有南北两座飞机库来放置那8架飞机,到了1921年,东塔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它也成为东北最早的机场。

  1922年,东三省航空学校在东塔机场正式成立,任校长,他主持了机场的扩建,还不惜重金从国外购买一批最新型号的飞机,将东北空军编为飞龙、飞虎、飞鹏、飞鹰、飞豹五个飞行队。后来奉军进驻北京,也加快了空军的扩充速度,组建水上飞机队,又从国外购进侦察机9架、水上飞机8架、轰炸机9架、战斗机5架、教练机8架,到1926年,东塔机场的飞机数量已经达到200多架,以这里为依托的东北空军成为当时中国力量最雄厚的新式空军之一。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在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数百米外的柳条湖铁轨引爆炸弹,并反诬东北军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的爆炸声传到关东军守备第二大队,这是的进攻信号,随即,第一发24厘米口径的榴弹炮便落在北大营西北角,第二发则落到东塔机场。

  由于东北军接到了“不抵抗”的命令,9月19日凌晨,攻占北大营,次日上午10点左右,东塔机场也被占领。当时,机场内有购自意、法、德、英、美等国的各种类型的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民航机等262架,这些武器装备齐全的飞机全部被掠夺,在飞机上改涂了“日徽”标志,东北航空军司令部的牌子也被贴上“日本军占领”字样。就这样,惨淡经营10年的东北空军毁于一旦。

  这里见证过末代皇帝溥仪的逃亡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0日,溥仪得知日本军队已准备退守,急忙从长春前往中朝边境的通化,他从通化乘坐小飞机抵达沈阳东塔机场,准备换乘大飞机前往日本,但刚一下飞机,便被苏联空军堵了个正着。

  原来,8月19日凌晨,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向普里图拉将军下达动用空军的决定:“攻下沈阳城内一切重要设施,逼司令部宣布无条件彻底投降。”一小时后,普里图拉将军与225名空降兵分乘数十架苏军飞机朝沈阳飞去。当时,每架飞机上的炸弹舱都装得满满的。当苏军飞机降落到机场时,谁也不知道,溥仪就在这里。因为当时根据所有迹象判断,他已经飞往了日本。

  当年苏军在沈阳的警备司令科夫通·斯坦克维奇少将见证了那段历史,他在一段自述中说,“在机场,我们看见了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这使我们产生了兴趣。我们拦住一名年轻的军人,从问话中了解到,溥仪在这儿。我做出了将其逮捕的决定。幸好,我们的飞机还没熄火。我开始通过女翻译与溥仪进行交谈,悄悄地把他带上了我们的汽车……”这一切进行得如此迅速,以致当苏军飞机重新起飞后,溥仪的卫队和机场人员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近年来有历史学家指出,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可能是源自苏联与日本达成的某项秘密协议。其实,溥仪完全可以由通化逃往朝鲜,再逃往日本,而不必坐3个多小时的飞机到沈阳,让苏联人瓮中捉鳖。溥仪的随侍李国雄在口述中也认为:“我亲身经历了这次被俘过程的一切细节,我认为溥仪是作为日本献给苏联的投降礼物而被带去沈阳的……”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引渡回国,这次他没有坐飞机,而是乘坐火车到达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车站。曾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担任护士长的赵毓英当年曾亲赴绥芬河,在她印象中,“溥仪看上去有四十多岁,面庞清瘦嘴稍大,戴一副黑边眼镜,他走在所有伪满战犯的前列,神情有些紧张,队伍中还有伪满‘总理大臣’张景惠、溥杰等人。”

  现代化新机场设在南郊桃仙镇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东塔机场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机场,被重点扩建。上世纪50年代时,受条件所限,机场并不大,仅有一座二层的综合小楼,气象、航行调度、塔台指挥和外场保障等部门都挤在里面,好在当时乘坐飞机的旅客不多。有数据表明,1950年,机场年旅客发运量只有99人次。

  1965年,东塔机场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候机楼落成。有资料记载,新候机楼建筑面积为3716平方米,高贵、典雅、气派是其主要特点,后来,在靠近停机坪一侧,还加建了安全检查隔离厅,这也使东塔机场成为当时中国国内机场安检最严格、隔离厅条件最好的机场之一。新候机楼使用后,到1986年,经东塔机场出入的旅客已达到73.78万人次。

  在网上的地图软件中,还能清晰地看到东塔机场的航拍图,它位于东塔园南侧,机场跑道呈东北—西南方向,有一条主跑道和20余个停机位,跑道四周是绿色的草坪,从空中俯瞰,十分漂亮。

  但是,随着社会对民用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塔机场渐渐无法满足需要,1985年,经和批复,同意新建桃仙民用机场。机场在当时的沈阳市南郊桃仙镇选址,机场两端及两侧净空均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要求。

  1986年11月5日,桃仙机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始建工程是当时国家“七五”计划的大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飞行区的跑道、平行滑行道、站坪、停机坪、助航灯光、航管楼及通讯导航设施、旅客航站楼、机场公用设施及辅助设施。1989年4月16日桃仙机场投入使用,并于1994年更名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其后几年,桃仙机场经过几次扩建,2001年占地6.68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投入使用。2013年,占地24.8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投入使用,新的航站楼楼体建筑平面呈“U”型,分别由主楼和两个指廊组成,是国际和国内航班共用的航站楼,新航站楼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75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6430人次设计建造。目前,经桃仙机场的航线共有149条,其中,国内航线126条、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23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各主要城市,通达世界各大洲。在国内航线上,已经覆盖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这座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机场与日新月异的沈阳城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