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物史观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19-12-11 08:50:01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理论的逻辑和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以唯物史观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是读懂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以来的160多年里,之所以能历经风雨洗礼而颠扑不破,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真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这个唯物史观公式,“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
  
  恩格斯在晚年对唯物史观公式做了补充说明。他说,当时针对论敌的唯心史观,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是必要的,但事后发现这样做“忽略”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会被论敌歪曲为经济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此恩格斯补充说明,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对历史的发展也有作用。“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结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就连个人意志力对历史的创造也不可忽视。“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无数个相互制约的个人意志会“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使“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这样,唯物史观公式就臻至完美。
  
  唯物史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全部著作的主线,尊重和掌握唯物史观是读懂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钥匙。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历史地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里以它为例作些分析。
  
  马克思是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在险恶的环境下写作《资本论》的,欧洲各国政府频繁的和论敌虎视眈眈的纷扰,使他不得不时时在意、处处提防地进行艰巨的理论工作。因此其立论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无与伦比的,不给论敌留下任何漏洞和把柄。这便是《资本论》出版以来无数攻击者纷纷落败的原因所在。
  
  历史的著作要历史地读。《资本论》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主要思想和全部学说都来自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批判吸收世界相关文化遗产的精华,每个原理和结论都有当时大量典型材料依据。如第一卷以事实材料分析为主的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工作日》,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各种特殊方法的《协作》、《分工和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等部分,约占正文的1/2篇幅。事实最雄辩,也最易理解。因此,我们只有按照唯物史观去读唯物史观的著作,才能读懂、取得共识,减少误解性的争论。很多争论盖缘于双方不能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和现实,习惯于形而上学的直线思维,想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贯穿古今以示真理的彻底性。于是,各自走入极端:承认《资本论》里有绝对贫困化规律的,就不能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已没有绝对贫困化现象;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存在绝对贫困化现象的,就说《资本论》里本来就没有绝对贫困化规律。争论就这样形成了。为什么过去有的经济现象现在就必须有,现在没有的过去就不能有呢?实际上这类经济现象过去存在和现在不存在都是客观事实,很正常。马克思就说过,“所谓‘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是既会发生又会消失的历史性的规律”。“历史性的规律——只适用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规律。”这样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就有共识了吗?所以,对历史的经典著作要历史地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现实地用
  
  以唯物史观审视,社会科学的具体真理一般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在于它立足实践,有充分的客观事实依据;真理的相对性在于,随着实践的发展,当它所依据的客观事实发生了变化时,其适应性就会消失或减弱。因此,真理是发展的,不可能永恒不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核心原理。就经济学而言,恩格斯曾说:“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谁要想把火地岛的经济学和现代英国的经济学置于同一规律之下,那末,除了最陈腐的老生常谈以外,他显然不能揭示出任何东西。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经过了160多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定论和预言都能与今天的现实吻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得好:“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因此,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要历史地读,更要现实地用。这是贯彻唯物史观的关键。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主要的是学根本,即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于具体理论和结论,则应对照现实条件与需要作具体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敢于在理论前沿进行有益的探讨和创新。这里以劳动价值理论为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本是二重的,即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二重统一论。在当时条件下,马克思重在研究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揭示剩余价值生产和工人被剥削的秘密。在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应回归马克思的二重劳动价值理论,既重视价值创造,也重视使用价值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劳动同样是价值的唯一实体或源泉,这一点必须坚持;但须知,价值的创造必须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前提。没有通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抽象劳动的价值创造。而使用价值的生产即物质财富的生产,除了具体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资本、土地等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对价值创造必不可少,应当允许它们参与价值分配。各要素在分配中按贡献各得其所,是合理收入。所以,应在理论上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适当分开。这样诠释条件下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符合马克思的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创造相统一的二重劳动价值理论的。《》(2012年07月19日07版)胡培兆 邹文英(作者分别为厦门大学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