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做现代文阅读题(3)

2019-08-04 10:16:30

1 2 下一页

把握要求,正确答题—说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语

[常见失误]

  ●扣题不紧密
 有些考生对所读文章的中心领悟不够透彻,对题目又缺少必要的分析,凭着粗略的阅读感受,匆匆入手,草草作答,所答内容因没有紧扣题意,与文章中心若即若离,导致失分。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议论文阅读的14题“联系你的学习或者读书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不少考生在表述时大谈学习或阅读时要多思考、多体会,就是没有围绕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结果造成了失分。
 ●表达不准确
 各类文体有不同的名词术语,各类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但很多考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名词术语混淆、答题机械造成了表达不准确。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的9题“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有考生把“黄金电”这一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成了“修辞手法”,在表述上也仅仅笼统陈述了“黄金电”很有价值,而没有揭示出“黄金电”的内在意义。
  ●表述不全面
 表述不全面常见的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题目信息理解不全面导致表述不全,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的8题“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不少考生作答时只关注了“财富和梦想”,而忽视了后半句话“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表述时只写上了“这里蕴藏着巨大的风力资源”,结果影响了分值。另一种是题目意思理解不深刻导致表述不全,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议论文阅读的12题“第③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有些考生回答时对席勒和托尔斯泰两人话中的“独自耕耘”和“独处之时”大做文章,结果没有抓住两人话语的核心,对相同和不同点陈述不清、表述不全。
 ●语言不简洁
 有些考生认为,阅卷凭要点得分,把答案写得越详细越好,于是在答题中常常是“多多益善”,重复啰唆,不得要领,很难让阅卷老师迅速地找到答案要点。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的10题“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请分条陈述”,有考生在表述时唯恐有所疏漏,写上一大堆,结果是吃力不讨好,把有价值的答案也淹没了。
应对策略
 ●把握文意,明确中心
 做任何题目,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只有把握了文章结构,领会了文章意思,明确了文章的主旨,答题表述时才会思路清晰,左右逢源。因此在考试时不要急着去做题,应在阅读文章上花足时间。具体说来,一要仔细阅读,揣摩词句,概括段意,对文章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二要学会圈画,把文章中关键词、中心句、过渡句等重要词句圈画出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旨。
 ●结合文体,全面答题
 不同文体有不同特点,就需要用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去思考问题,因此在阅读和解答时必须结合文体,用不同文体的不同术语和不同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同时在表述时要注意全面答题,防止粗疏或遗漏。有的同学答题比较粗疏,只答抽象的要点,不作具体的分析,如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就简单地陈述为“生动形象”,而没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还有的同学答题不够完整,常有遗漏。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可能是题目信息没有看清,或者是题目没有看懂。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我们应对时都应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同时在文中找出题目所涉区域,并结合上下文内容作一梳理、分析,明确作答的方向和内容。
 ●组织语言,顺畅表达
 现代文阅读多为主观题,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作答,那么如何组织语言呢?常见的方法有:一是引用原文作答。答题时寻找题目所涉区域,把符合题目要求的有关句子摘录下来即可。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议论文阅读的11题第一问:“作者说的‘精神拾荒三步曲’指的是哪三步曲?”在文章的结尾有这样的表述:“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由此可得出答案:“三步曲”即为“学、思、录”。二是转化原文作答。阅读题中大多数题目是要求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问题,这种自己组织语言可以考虑对文章中的原句进行重新组合,或提取,或剪辑,或重组。解答这类题目时,先在原文中找出答案所在的语句,然后根据题意对之进行改造,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如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议论文阅读的11题第二问:“三步曲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一问题,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就需要进行组合。三是提炼原文作答。有些题目在原文中无法直接找到答案,就需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并对之进行一番分析提炼,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答案。

[原题回放]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褪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
 “我”:
 母亲: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2008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

[答题指导]

  1.这道题看起来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一个是“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我’对樱桃的憧憬”。考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容易答不全。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联系下文和文章主旨。参考答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2.描写人物心理,首先要对故事发展的轨迹有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然后才能对人物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状况有个正确的认识,要解这道题完整把握文意很重要。表面上看,回答要用自己的语言,但其答案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表达时只要把“我”的“炫耀”、母亲“笑”和“摇头”的神态动作领会清楚就自然能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对母亲心理的描写容易写不完整,考生更多地关注了“摇头”而忽视了“笑”中所流露出母亲的情感。参考答案:【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3.此题的答案在下文中已有提示,只需要加以组合,把相关信息提炼出来即可。母亲的做法可谓是“适当的放弃”赢来了丰硕的收获,而“我”不懂放弃,最后两手空空。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采用“只有……才……”的句式就可写出所需答案。参考答案:【示例】只有懂得适当舍弃,生命的行囊才会装下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4.解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标题常见的作用有哪些,其次要了解全文写了些什么内容,第三要分析标题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其作用。标题写“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而文中写的是母亲通过“抽打樱桃花”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显然这标题是对文中情节的概括,同时又由物及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参考答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