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诗与思 换个角度看语文

2019-11-25 09:41:51

  作者: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 蒲儒刿

  【内容提要】换个角度看语文,就是从思维角度看语文,思维的语文或语文思维有两大主线或主脉:想象力与思辨力,前者的外显形态是诗,后者则是哲或思,因此从思维角度看,语文应该是诗化的,语文也是哲化的,亦即诗哲化的。这一课题既有关人生要义、价值和福祉,同时也有关语文教育的特质和改革方向,它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

  【关键词】想象力思辨力开发

  一课题的由来

  一、从大处看:想象力统治着世界,思辨力编织着生活

  1、“生活在当下”与“生活在别处”

  观察人的生活,现实的人其实更多地生活在“别处”,而较少时间活在真正的“当下”。这个“别处”包括过去的世界、将来的世界以及“别的”诸多不属于当下(现实)的世界:比如认得孩童对于成人世界等未知世界的向往,比如壮年人对于事业前景的拟想,比如老年对于自己往昔的温暖记忆,没有这种向往、拟想和记忆,人的生活便黯然失色、没有光亮……

  同样,一个国家对于本民族的所谓发展蓝图和愿景的绘就,其实就是要激发人们对于将来的想象力,进而导引自己的族群走向“别处”,奔往所谓辉煌的愿景和理想!人类上天入地,对宇空、海洋等宏观世界和中微子等微观世界的探索,无一不是人的想象力天性的展显!而个体的人生理想、学业或工作规划,究其实质都是现实的人们“神游”将来、预构明天并由之激励自身的举动。

  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之所以如痴如醉,我想与虚拟世界满足人生活在“别处”的欲求正好契合,亦即它们正好满足了天赋——想象力的需要;而我们常常所见的诸多学业成绩不佳、学习状态不好,相当程度上不在于其智力问题、基础问题,而恰恰在于动力不够、兴趣不浓,说到底,是对学业前景、学习目标乃至人生归宿缺乏想象力!

  可以说,想象力无处不在。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人生。张世英说:人天生都是诗人,每个人都有诗兴。因为,想象力是诗、诗人的特质。

  2、逻辑(工具)思辨(理性)与哲理思辨(价值理性、终极追问)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体现在思维上,一则是其逻辑思辨力,二则是其哲理思辨力,前者属于“工具理性”,换句话说,它保证人的思维路向正确、缜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顺畅;后者属于“价值理性”,满足人生的意义、价值,保证人之为人、给人活着一个“理由”。

  想象力和思辨力都从属于人的智力系统,是思维的两大“主脉”,二者相融相洽、但也相克相生,亦即一感性(非理性),一理性;一抽象,一具体。其背后对应非智力系统的情感和理智,复合生长而形成为情感与理智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格。

  二、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看:我们对想象力开发时断时续,对思辨力关注明显不够,对二者的关联的研究存在盲区

  大致说来,以孔子“诗教”传统为起点,开始想象力的自发开发,时断时续,草蛇灰线,大体得到延续,而思辨力的开发和关注,虽有墨子的“三表”“七式”发端,但之后却乏善可陈。至于想象力和思辨力的互联互动,联合开发,就本人视野所及,似乎就没有涉及了。

  三、从域外研究看:对二者的开发均细致入微,对二者的关系的研究值得借鉴

  西方人早就认定想象力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亚里士多德说:“要不断地通过使我们的思想从已存在的一点出发,或从与已知条件的相似点、相近点、相反点出发,来不断寻求系列的设想。”早早地梳理出想象和联想的三种基本模式,至今被人们引以为据。

  至于思辨,更是他们的强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伽达默尔等等,每一个思想家,都极力构建自己的思辨体系,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王国,可以说,整个西方的文化史就是一部思辨史。

  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人较早的研究想象力和思辨力的相互关系。以美国人奥斯本为例,他不仅注意到想象力因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处境而不同,而且注意到妨碍想象力的诸多因素,他还说:“分析可以提供一些增加设想、提高想象力的线索。相反,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想象又对分析起着指导作用。”显然,他已经注意到二者的互动作用。

  四、从课改看:想象力和思辨力互动开发是其应有之义

  新的初中语文课标在其“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反复强调语文课要“发展思维”“激发想象”“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意思的是,新的高中语文课标则把“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与“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想象能力”与“思辨能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举,并指出,要“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可以清楚地看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个体人格的建构,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想象与思辨。因为,一则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想象力上,想象力同时也是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二则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思辨”除具有“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内涵外,还有“思考辨析”之意,而思维的严密和深刻源于思辨。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袁振国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中,郅庭瑾著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的第六章“思维:一门新的课程”三节中之第二、三节分别是“‘想象艺术教育’:一个成功的尝试”和“儿童哲学”,前者无疑讲的正是“想象”,后者则讲的是“思辩”。

  大家容易认同的是,进行文学教育必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想象既是文学的手段也是其目的,按艺术学论者贺志朴的观点,文学其实就是想象艺术。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思辨在文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思辨在文学中通常是与想象融合在一起的:一是为想象勾勒轨迹;二是以哲思的形式参与想象,深置于形象的内里。

  由于想象通常由人的情感驱动,而思辨则由人的意志或理性驱动,二者相辅相成、互联(生)互动,共同构成人的心理人格,如果它们协调发展,便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和完善的自我人格以及创造性人格。因此文学教育中亦情亦理的“想象”与“思辩”融合的教育具有切合人性的本质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二已做的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第一阶段(2000年——2005年):个人探索阶段

  我本人于2000年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思路教学法略论》,2003年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略论文学鉴赏中的想象力》,2005年在“文学教育”上发表《想象力开发的现实价值思考》,2005年在川师大作专题——“语文教育中想象与思辨的融合”;2003年完成硕士论文《略论在语文教育中想象力的开发》,2004年编写校本教材《语文与想象力的开发》。

  第二阶段(2006年——2011年):团队研究阶段

  2006年开始立项参与天津北师大附中教育科研子课题《语文教育诗哲化研究》,2006至2008年主研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子课题《诗歌教学中的想象力开发》(结题报告获成都市教育科研一等奖),2009年2012年主研郫县教育科研课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想象力的研究》,2010年至2012年主编新课标校本教材《语文学本》(必修1-5),2011年在高2010级开设语文选修【二】——“让我们乘上语文思维的‘快铁’”。

  以上两个研究阶段的研究过程始终贯穿着两大主线:想象力和思辨力的开发和互动。

  二、取得的成果

  1、开发想象力,建设诗化的语文。这方面,我们获得两点成果——

  第一,文本性质不同,其开发想象力的功能是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功能

  文学作品是开发想象力的主渠道,诗歌鉴赏是开发想象力的主阵地。“诗无达诂”,其之所以“无达诂”,是因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作品文本“是一个召唤性的语符结构”,读者“通过文本所重构的形象和实现的意义也就包含多种可能性。文学解读作为一个精神操作过程,就是要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和理智,把作品文本中的空白进行填补,把未定点加以确定化,把蕴含的各种意义潜能加以现实化,从而使作品文本这种图式化框架由物的形式变成读者实际感受到的有生命的鲜活的东西”(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者所获得的审美情趣正是从乘想象之翼,遨游文学文本的天际而获得的快感,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领孩子们放飞想象,享受心灵之旅……

  诗歌鉴赏方面——

  【一】建构诗歌鉴赏的文本模式

  掌握诗歌文本模式——情景二分型、情景交融型、二者兼容型,以利于诗歌的阅读和操作。

  “情景二分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中间句写景,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抒情,情和景泾渭分明,一看便知;对这类诗歌的鉴赏,可以先由情及景,抓住类似于传达情感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词句,而确定该诗意在抒发对江南的怀想之情、赞美之情,进入和解读诗的意境。这一类的诗歌比较多,课内的如:《长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外以及考试也有不少可以对应这一模式,因此可仿此操作。

  “情景交融型”,课内的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在这类诗歌中“情”与“景”水乳交融,很难分开。鉴赏时,我可以先圈出各个意象,然后再把它们联缀起来,想象出整体的画面、情境,读懂诗歌。

  “二者兼容型”,大量诗歌是介于上述两类模式之间的,既没有明显的抒情词句,但同时却又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不时有一些隐含情感色彩的“字眼”,这类诗歌很难说是上述哪类,可以视为兼容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就有“独”“不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柳宗元的《江雪》中的“绝”“灭”“独”“寒”等显现情绪,鉴赏时可以兼用从“情感”和“意象”两头入手的办法来读诗歌。

  【二】建构诗歌鉴赏的课堂模式。

  按我们的研究,诗歌课堂教学,一般围绕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欣赏诗作的形美;第二个环节,欣赏诗作的音韵美;第三个环节,品味诗作的意蕴美。

  【三】建构诗歌鉴赏的应试程序模式。

  第一步:熟悉三类文本模式;读懂、读透诗歌。

  第二步:勾画题干、题目和正文文本等中关键词,审清题意、捕捉有效信息。

  第三步:规范表述:对点答题,思路清晰,术语准确。

  散文、小说和戏剧阅读方面——

  打通大、小阅读,抓关键词(句)、中心词(句),以把握文章的信息要点、框架和思路。所谓“关键词(句)”,是指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词(句),所谓“中心词(句)”,就是在文中起概括文章局部和整体内容作用的词(句)。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框架(结构)和行文思路。要抓住了它们,就要善于识别语言标志:①关键词(句)、中心词(句),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显著部位。包括:篇、段之首之末,也可能出现在篇段之中间部位。特别留意独立成段的词句。②关键词(句)、中心词(句),一般要反复出现。出现频率越高,越要引起重视。抓住了关键词(句)、中心词(句),现代文阅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甚至一大半。

  打通大小阅读与诗歌鉴赏,由表及里把握文章。纵观近5年的高考真题,在写景状物散文、写人记事、托物言志散文的三类散文中,无论是哪类文章,作者要么寓情于景,要么寓意于事,要么托物言志,无论如何,总是把要想表达的深层义蕴或意图置于某种具象之下,换句话说,同诗歌一样,大阅读选文常常使富有象征、隐喻特征的。

  因此,读这类文章,除了要抓关键词(句)、中心词(句),以把握文章的信息要点、框架和思路外,我们还要像读诗歌一样,把文章里的有关具象当作诗歌的意象来看待,由表及里,找出与表层意思相对应的深层内涵,才算读懂、读透了文章,也才能答好、答准题目。

  实用文体的阅读——

  实用文虽不及文学文本那样“空灵”,但阅读时同样有一个引导学生将其具体化、肉身化的问题,而在具体化、肉身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便得到锻炼和开发了。

  第二,生活化、艺术化是想象力开发的基本路径。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文本阅读与现实生活钩连,使语文“活”起来;相反,如果不将语文生活化,势必将其逼进死角,势必将学生教成“书痴”“书呆子”。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只是我们要更加自觉去做,做得更精到。

  艺术化是指将文学文本的学习与绘画、音乐打通,从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主要包括:文字与绘画的转换;文字与音乐的转换;文字与文字的转换;在图画、音乐和文字整合为意境中训练想象力。

  2、开发思辨力,建设科学的语文

  第一,对逻辑思辨的探究。

  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下面几种逻辑关系是必须在阅读(包括聆听)和写作(包括口头表述)中反复强化的有:时空逻辑。主次逻辑。正反(逆向思维)逻辑。因果逻辑。总分逻辑。事理逻辑。

  第二,对哲理思辨的探究。

  一般应为下面五个方面: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的思考;对宇宙的思考;对思维的思考。

  3、想象力与思辨力的融合生长。

  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这一点我们虽研究不多,但有两点收获:一是认定凡做到了想象力与思辨力互动和融合的作品,一定是典型阅读文本,如:《我的空中楼阁》《赤壁赋》《逍遥游》《拿来主义》等等,反过来说似乎也成立,即若为经典文本,从思维角度观察,大多属于二者融合交织的。

  二是学生优秀作文的典型文体表现是散文诗,道理也在于,散文诗这一体裁亦诗亦哲,做到了想象力和思辨力的互动和交合。

  三、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和认识成果,但困惑也不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想象力开发着力面不宽,深度也欠缺;思辨力开发滞后;想象力与思辨力的互动开发的研究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二者互动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还有待深入。

  三观察与期待

  一、对近两年语文高考的观察

  现在,我们把目光放到“语用题”、“作文题”、“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大阅读”四道题共105分这部分上。

  2010年,18套高考题中,直接考想象力的有11处之多,尤以四川卷19题、北京卷21题(作文)、浙江卷第6题为典型。北京卷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道考想象力与思辨力融合的题。湖北卷23题作文考对想象力本身的思考。

  2011年,16套题,考想象力7处,以江西卷第20题为典型,本年度明显加大了对思辨力的考查,计有14处之多,如湖北卷21题,特别是作文,差不多考思辨,只有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湖北(旧书)重庆(情有独钟)安徽(时间在流逝)福建(的梦)倾向不明显,其他的如江西卷、湖南卷是典型的考思辨。

  一旦脱离考查想象和思辨,或思维含量不足,试题,尤其是作文题目就会显得无所着落,激不起考生的的思维火花,从而被人诟病。如《熟悉》《早》《旧书》《情有独钟》《时间在流逝》等。

  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大阅读题。这两道题,考想象力无可置疑。考思辨力格调明显。一般都会问:是什么(形象、特征等)或有什么(启示)——为什么(这样)——怎么样(结构、方法、作用、效果、好处等);因为这些题目涉及因果思维、原点思维、总分思维、手段目的思维和哲理思辨(启示)。

  二、期待与展望

  第一,思维考查是新高的考查重点。高考以能力立意,思维能力是考查必然,而且趋势会更明显,分量会更重。

  第二,语文思维,联结者素质教育和应试能力;想象力与思辨力的开发,是夹缝中生存的语文、语文人的最佳出路。

  第三,本人最大的期望是:在中国语文界、教育界,决策者和操作者共同努力,为孩子们,为下一代开设两门课程——想象力开发课,儿童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