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的探索

2019-04-23 15:15:3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学习领会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与实际相结合,学会变通地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来让学生有更大地发展。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克服自身缺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从而为更好地把先进理论与思想品德课堂相结合做贡献。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会学生知晓如何做人的道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自立能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筛选能培养自立能力的内容

  有关自立能力教育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极为丰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教育目标体系,明确编写者们的编写意图。在每节课前,都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情感基础和能力储备,在教材与初中学生实际中寻找契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相关内容,使自立能力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初中思想品德对初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分阶段、有步骤逐层递进的。初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学会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初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对他人、集体负责,做一个守法和依法的人;初三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自觉地承担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做一个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取材于书本,但不拘泥于书本,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单方面说教的空洞,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地完美结合。

  例如,在上苏教版初二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一框题时,首先,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握这一框题的目标是要“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立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自主意识,了解提高生活自立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自立能力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其次,通过教材学习与领悟,教师要明了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是帮助初中学生顺利度过“危机期”,辨证地认识和对待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立的要求,希望摆脱对家长的依赖,时常发生与父母“对抗”的事件。但在经济方面却依赖家长,没有家长的支持,会不知所措,生活不能自立。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推导出自立能力教育的内容: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担当,自己负责,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在教学过程上,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现在能做的,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自加压力,自觉完成我们的教育任务。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活动重在参与,旨在内化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往往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巧妙组织课堂活动,寓教于乐,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探究、体验与感悟,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使学生的自立能力的培养由外在要求上升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课堂上变成学生能自由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想“被培养”的欲望,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如,在讲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十五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教师设计案例:九(3)班的李欢同学,她的父母离婚后都不愿抚养她,她只能跟随着年迈的、身体状况欠佳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生活很贫困,但李欢同学从没有跟同学说起。她的同桌赵鹃知道后,没有经过李欢的许可就向全班同学说了李欢的家境,并且提议全班同学为她捐款。可是,当赵娟把募捐到的钱交给李欢时,没想到她毫不领情,一口回绝了,而且还狠狠地瞪了赵娟一眼,之后哭着冲出了教室。面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赵娟感到很委屈,李欢也觉得更委屈。然后,我要求学生分组探究,模拟一个道德法庭来分析一下案例。首先,我让为赵娟打抱不平的学生坐左边,让同情李欢的坐右边。选出法官,请双方准备一下,选出代表进行法庭辩论。通过辩论,学生都明白了大家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帮助同学的心是好的,可是,赵娟却在无意之间侵犯了其他人的隐私,这样,这使李欢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李欢同学不愿意别人知道她本人家庭的情况,这是她拥有的权利。赵娟同学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应当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私自公开别人的隐私。通过本次模拟活动,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对他人负责其实也正是对自己负责,人的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也是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习初二年级下学期第二十课第三框《保护环境》之前,我事先组织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上课时,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确立一名组长,引导学生对所在社区或乡镇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束后每组要完成一份环境保护方案。各组选某一个环境问题作为活动主题,如“保护水资源”“空气污染的防治”“如何治理噪音污染”等,让学生按不同的分工任务,进行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集中讨论、分析与总结,完成环保方案后在班级交流。在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能自觉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教育主题设计辩论赛、主题班会、小品表演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的活动中身临其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与了解书本知识,陶冶情感,又能提高觉悟,在实践中自觉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