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2019-11-20 15:57:24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Ⅰ),该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
  
  (2)熟悉军功爵制,什伍制,县制,奖励耕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比较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的异同,理解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影响。
  
  (2)体会商鞅在变法过程中的作用。
  
  (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解释商鞅变法的原因,认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商鞅虽死,新法犹存”的原因,以及讨论商鞅为人处世方式对改革的影响形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教学的实际,我将战国时期的特征、商鞅变法内容与成效确定为教学重点,而商鞅变法的原因、特点及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有代表性、效果最明显、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当时秦国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怎么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启示?下面我们就做一些分析。
  
  第一,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首先,它是由战国时期的形势决定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从经济角度看,春秋以来以铁农具的广泛应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为标志,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量的私田被开垦出来,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他们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纷纷要求变法。从角度看,经过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齐、魏、赵、韩、秦、楚、燕七国争雄的局面。各国诸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先后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掀起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这场变法运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从思想文化角度看,百家争鸣为战国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各阶级各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官府垄断文化教育局面被打破,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大量出现,由于出身、政见和思想方法不同,他们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充当他们的思想文化领域的代言人。再加上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上不统一,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各国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士”奔走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自由,受政府干涉较少,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主张和学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思想学说是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商鞅变法就是汲取了法家思想的营养。
  
  其次,它是改变秦国落后状况的需要。秦国原是僻处于今陇西一带的地方小国,以后随着国力壮大逐步东迁。西周末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始被封为诸侯并迁都于今天的陕西陇县东南一带,其势力进入关中西部。秦献公二年又迁都至今关中中部。自春秋以来,秦国一直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远远落后于东方各国。比如,赋税制度改革,齐国在公元前685年管仲就实行了“相地而衰征”,承认了土地的私有,而在秦国,直到公元前408年才实行类似的“初租禾”。又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然而诸子之中没有一个秦国人。总之,商鞅变法之前无论是在经济上、上、还是文化上,秦国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六国,要想在战乱中求生存必须变法,以求发展。
  
  再次,它是秦孝公奋发图强的手段。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下《求贤令》,广纳贤士,立志图强。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其富国强兵之术深受孝公赞赏,被委以重任。这样,改革在孝公的支持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第二,商鞅变法是怎么进行的?
  
  首先,变法的准备。(1)与守旧派论战。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一些旧贵族认为“圣人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从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等角度与他们展开论战,对保守派进行了批判。(2)取信于民,树立威信。在公布法令之前,商鞅曾派人在都城的南门树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发出告示,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过了中午,木杆仍然立在那里。商鞅便改为“赏五十金”。终于,有人扛起木杆,径直走到了北门,果真得到了五十金。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秦国,大家都知道商鞅执法如山,说一不二。
  
  其次,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商鞅两次进行变法。两次新法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
  
  (1)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一般百姓立有军功,也可受爵。军功爵共分二十级,根据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官位、田地等。军功爵制的推行,提高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加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也打击了旧贵族特权,培养了大批军功地主,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优势。
  
  (2)废井田,开阡陌。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由国家按土地亩数向土地的所有者征收土地税,从法律上确立起了土地私有制。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新法规定凡努力从事耕作、纺织者,给予奖赏,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不事劳作者投入官府为奴。商鞅还鼓励垦荒,从三晋地区招徕无地的农民垦荒,给他们田宅,并免除其三世的劳役和兵役。这些措施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
  
  (4)建立县制,强化集权。新法把全国划分为41个县,各县设有令和丞,由国君直接任免。县制的确立废除了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的、经济、军事权利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集权。
  
  (5)“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制。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在籍男子皆为后备兵源,战时从征,平时耕种,全民皆兵,使兵源有了可靠保证。同时推行连坐制度,规定什伍互相监督,奖励告密。“不告者腰斩,告者与斩敌首同奖,匿*者与降敌者同罚。”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6)“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认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等均为“亡国之俗”,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专制,对后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7)统一度量衡。商鞅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现在存世的“商鞅方升”就是其中一件标准的量器。
  
  第三,变法有何成效?
  
  首先,收富国强兵之效。改革不但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发展了地主经济,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公元前340年秦国东征收回秦国故地;公元前312年秦兵打败楚国,夺取汉中地区,兼并六国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
  
  其次,除旧布新,泽被后世。商鞅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革新。废除井田制代之以地主土地私有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代之以军功爵制;推行县制,强化集权,统一度量衡等等。旧体制被废除,新体制逐步建立发展起来,并被后世发展和借鉴。
  
  第四,变法为何能够成功?
  
  商鞅变法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新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商鞅被害后,秦惠王不变新法就说明了这一点。再者,商鞅不畏强权,冲破重重阻饶,执法如山,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另外,新法深入民心,受到人民的欢迎,“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还有,秦孝公对变法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五,变法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秦国因变法而逐渐强大的历程说明许多问题,比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有效途径;改革必然会受到守旧势力的阻饶,因此,必然具有艰巨性、曲折性,改革者要有坚定的决心,长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的精神,甚至不惜流血牺牲;改革举措要从实际出发,顺应时代需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
  
  四、教学策略设计
  
  (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在春秋时代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私田大量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关系逐步确立,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由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地域辽阔的秦帝国,其中的奥秘何在?本课就学习这个内容。
  
  第一个主题:变法的前夕。
  
  教学时可分解为以下几个知识点:
  
  1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教师可从经济、、思想文化角度收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秦国的落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材料,认识秦国的落后。
  
  3变法的准备:利用课件展示《商鞅简介》、《商鞅舌战图》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在推动新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个主题:变法的内容。
  
  这一部分在本课中是重点,知识点密集,既有新法内容又有其相应的作用,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具体分解成几个知识点:
  
  (以下为课件演示内容)
  
  •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废除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集权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统一度量衡
  
  围绕变法内容,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改革对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确立的意义,从而认识改革的实质。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商鞅变法与李悝、吴起变法的异同,加深对秦国商鞅改革的理解。
  
  第三个主题:变法的成效。
  
  本主题与第二主题互为表里,在上一主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相信学生不难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如,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确立起新体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等。教师适时提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对我们现今的体制改革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思考,进行讨论。如,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变法的环境,商鞅个人的角度来思考,或者从主观客观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个主题:商鞅的悲剧。
  
  具体可以分解为商鞅悲剧、悲剧原因、悲剧的启示三个知识点。本主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点,以教师讲解为主。商鞅因变法获罪而死,主要原因在于新法损害了旧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诬告,最终“作法自毙”。但商鞅虽死,新法犹存,原因何在?一是新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新法符合人民的利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无独有偶,北宋的王安石,晚清的“戊戌六君子”或被贬官或被处死,但他们敢于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本课小结)
  
  思考与讨论:
  
  1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有何内在联系?
  
  2商鞅在变法中的作用如何?
  
  3商鞅之死价值何在?
  
  五、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出示一张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铜镜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其中蕴涵着哪些历史信息?与商鞅变法有无关系?(提示:反映出秦国的富强、秦人的尚武精神等信息。它是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成效的表现。)
  
  2《史记•商君列传》载,“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1)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商鞅的?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适吗?为什么?
  
  (2)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在班上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