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杂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2019-12-10 12:00:59

  许多人教师都对“综合性学习”这个概念很困惑、很陌生。的确,“综合性学习”这个词语提出得比较晚,但对与中国人来说,这个概念应该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这综合性学习的行为。但为了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个概念,还需要做一些梳理的工作。

  西方的哲学思想是历来以分析为基础的,而中国的哲学思想自古重视的整体思维。因此反映到学科划分上,西方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从局部的、专一的研究开始的,而中国的教育历来是以综合的、整体的原则进行的。比如,西方在文、史、地、政十分开来的,而在中国的传统中文、史、地、政是不分家的。

  随着二十世纪末科技的发展,西方人开始认识到在知识分科上的不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发现,知识并不是像认为划分的那样泾渭分明,而更多的是处在一种综合的、的整体状态之中的。而且各学科之间的交融产生的边缘学科往往比简单的一加一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因此为了弥补以往学科划分的不足,西方人开始提出由分散到综合,跨学科、多学科协作等观念,而综合性学习正是在上述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学习也被中国的教育界广泛认可。这无疑是可喜的。然而,如果我们要想把语文学科也加入到“综合性学习”中来,就必须要慎重。为什么呢?因为语文,尤其是中国的语文,在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是处在综合的状态,且不说前面提到的文、史、地、政不分家的情况,仅以举诗歌为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里包含着地理知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里包含着气侯知识,此外历史知识、思想在古诗中俯拾皆是。这种现象在西方的诗歌中是很难发现的。如果说诗歌作为文学性作品并不足以说明语文学的综合性的话,那么我们只要再看看古代的《三字经》就可以知道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渊源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的。语文是研究语言文字规律的学科。其他学科需要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所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可能割断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往我们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力图把属于综合性的语文向数学、物理那样的专一学科看齐,从而忽略了两种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式和传播方式——语文学科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而数学、物理等学科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正是学科内部的差异加上不恰当的研究方式、传播方式,给语文科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进而大大地影响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我们就应该首先肯定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然后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再一次把语文和那些原本不具备“综合性”的学科等量齐观!尤其是在倡导综合高效的今天,更不能无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而把它描述成为专一的学科。简单地说,我们如果要想研究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要先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开始,而不能急于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