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自主写作”与“有序训练”的关系(上)

2019-12-03 09:54:33

  作者:纪勇

  一、主题解析

  “自主写作”,首先涉及的问题是,什么是“主”,什么是自主。按照“自主”的含义,应该是“自己主宰”,“自己确定”,“自己安排”,与“写作”结合起来,便应该是“自己确定自己写什么、怎么写”。这里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谁自主”,即写作的主体是谁;一个是要写作,在写作。自主写作,不存在“自己决定自己写不写”的问题。“自主写作”,前提是在进行写作活动中讨论问题。关于写作主体,陈果安、何纯、王定等人认为,“它的核心在于能动性,即写作者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能力创造性行动。”“主体应该是自觉地、能动的,那么,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写作主体,有两条最基本的标准:一是看他是否具有明确的写作主体意识;一是看他是否能主体性的驾驭写作行为。”

  主体意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才算有主体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需要进行写作,自己有进行写作的愿望,意识到写作是一种生命的需要,写作是一种充满生命乐趣和创造激情的行为。由此看来,学生要实现“自主写作”,除了极少数自幼就有写作兴趣者外,大多数还是与教师写作教学的引导分不开的,即使自幼有些写作兴趣,其兴趣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写作主体生命意识,还是需要科学的教学引导的。搜寻古今中外写作者,能称得上有写作主体意识者,莫不是经历过学习写作的历练阶段的,都是在师傅的教导下,逐步入门,把写作作为自由展示生命存在的必要内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生的“自主写作”情况比较复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的写作的权利,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形成这种自觉自愿意识。就个体而言,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其“自主”意识与引导和培育其“自主”意识,是无法用一个标准统一要求和衡量的。

  怎样理解主体性的驾驭写作行为?主要体现在有驾驭的意志、能力。写作是难的。写好文章尤其难。那么,首先,在写作之前,有没有意志力使自己迈上写作之路?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意志力促使自己去自觉地克服遇到的困难?有没有意志力促使自己把写作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其次,有写作的愿望,还要看有没有能力去写,想写,但写不出,写不好,自主写作也就进行不下去。所以,自主写作的实现,必须以教育学生逐步学习写作知识、逐渐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为前提。

  若如此看待“自主写作”,那它的前提是逐步引导和有序训练。

  所谓“有序训练”,是指按照一定的科学的序列按部就班的扎扎实实训练。首先必须确立“训练”的观念。语文能力是要训练的,当然写作能力更需要训练。前人强调的“多读多写”就是训练。但问题是多读什么多写什么,怎么训练,那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多而不当,多而低效,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以必须强调“有序”。

  “有序”,主要包含三重要义:第一,先要明白有哪些训练内容。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写作提出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互相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些都应该是训练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还是比较概括的。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还必须把这每一个方面进行细化。确切的说,课标的这些要求是训练目标,还不是具体内容,我们要做的是研究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容。第二,要弄清怎样进行训练。比如实现“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型思维”目标的训练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若干个训练点,那么,怎样对这些训练点进行训练,应该是各有方法的,且方法是多样的,避免简单重复而使学生生厌。第三,这些训练按照怎样的序列来进行。有序,就是强调科学排布,一步一步训练,而不是抓住一个题目,随意而练,简单重复。根据这样的分析,那种以内容话题为训练序列和以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为训练序列的形式怎样更为科学,就需要再研究了。

  在有序训练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师傅领进门”,进门以后的修行,则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写作”来进一步体悟、消化、生长能力。如此说来,有序训练的每一步又都离不开“自主写作”。其实,“自主写作”与“有序训练”是研究写作教学规律时发现的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写作规律的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有序训练”是从写作能力形成的整体训练因素的划分角度来讲的,“自主写作”是从写作主体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来说的。体现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不可能截然分开,它们是隐现互动,交错行进的两个方面。

  学生的“自主写作”与作家的“自主写作”有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的自主性还必须体现在自觉进行“有序训练”上。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写作能力,那么,形成这些基本能力的要素都应该训练。尽管理论上讲,学生可以发展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他可以“自主写作”诗歌,其它可以不管。但是实践中,目前的教育还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还必须接受和自觉进行一定内容的有序训练。

  综上所述,“自主写作”与“有序训练”至少具有三种关系:互补互促关系(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分合相谐关系(就一节课而言,可有各有侧重;就整体写作教学而言,则是二者统一的。就一个教学过程而言,他们本身就对一个问题的两个角度的理念,实际无法分开),对立统一关系(有序训练,更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自主写作更强调学生自主作用,二者是教学的两面,都必须统一在教学这个整体之中,割裂开来,是不合适的)。那么,在教学中怎们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也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树立系统论思想,整体把握,微观操作,摒弃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的习惯思维。在教学中,整体设计训练序列,序列设计体现导向作用,在训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写作教学讲座化,力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其自主性。第三,处理好课内引路子,课外练本领的关系。课内训练注重序列性,课外练笔注重自主性。课内实现达标指标,课外实现特长发展指标。在现实教育背景中,一方面顾及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并针对高考做各种应对形式的训练,如限制性写作训练等;另一方面组织办刊物、向报刊投稿子等活动,充分让学生自主写作。

  二、课例呈现

  1.刘晓洁:影子——丰富联想,多维立意

  (1)影片导入:

  首先得祝贺大家成为宁中人,我也特别荣幸能给大家上高中的第一堂课。为了感谢大家,先请你们看一段有关影子创意的片段(1分20秒)

  多么精彩的创意,手的影子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极其丰富的视觉享受。那么,今天我们的这堂作文课就从影子开始,展开联想的翅膀,看看是否可以赋予“影子”更多的含义。

  (2)叩开思维之门

  ①概括特点

  教师:影子天天在我们身边,你们仔细观察过吗?请说说影子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黑暗的,有了光才会有影子,在实体的后面(背光处),跟实体斩不断、割不开,跟随人的行动而行动,影子的轮廓总是和实体相近……

  教师小结:现在请你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一下由影子的这些特点可以联想到那些人或事。

  并完成这个比喻句:

  像影子

  例:

  A.朋友、爱人、亲人像影子一样朝夕相伴,不离不弃。

  B.人云亦云的人像影子一样没有自我,随波逐流。

  C.幕后工作者像影子一样站在背后,默默无闻。

  (方法一: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这种联想形式要求事物间或是形似,或是神似,可以用比喻来体现,好文章经常使用相似联想,比如:刘基的《卖柑者言》,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比喻那些道貌岸然而内心肮脏的官员;周敦颐的《爱莲说》,用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来比喻龌龊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时,我们可以运用相似联想打开思路。把两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本质相似,道理相同的内容放到一起,充分显示了其内在实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不同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和相似点。

  板书:相似联想异中求同

  朋友,

  若你迎接幸福光芒,

  我就像影子慢慢拉长,

  如果你孤单,需要力量,

  回过头我永远会在身旁

  (3)登上联想之梯

  ①(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借助相似联想,拓展了思路,下面我们来看几

  幅画,看看是否可以帮我们调整一下思考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赋予影子更为丰富、深刻的含义。

  从影子看是一位绅士,可实体却是锅碗瓢盆的组合;

  从影子看是一位孕妇,可实体却是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

  ②引导:生活中我们总以为影子能真实地反应实体,其实并不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影子也会欺骗你的眼睛。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相信虚无的影子,要看到真实的东西。

  (想到一个成语:捕风捉影)

  影子:既忠实于实体,又会欺骗眼睛。

  ③这幅图画中的大树和绿荫让你想到了什么?

  A、绿荫,在骄阳似火的天气,绿荫是绝处逢生的救星。哪怕只是那一点点

  树荫都显得可亲,可贵。(同样抓住了影子黑暗的特点,从相反的方向进行联想)

  立意:阴影下的黑暗不一定是坏事啊,夏日的绿荫不正是清凉所在吗?

  B、那么如果是冬日的阴影呢?——冬日的阴影却又成了令人畏惧的寒冷。

  立意:固同样的影子,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这是自然的辩证规律。

  C、大树底下好乘凉——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相反地想呢?)大树底下不长草——走不出父母的庇护,走不出别人的影

  子,走不出权威的影子。

  立意:既是可人的绿荫,又是毁人的阴影。

  (方法:相反联想——由事物具有的相反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相反联想。这种联想反映出事物间的对立与统一,截然相反的事物会给人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比如:光明与黑暗、欢乐与哀愁。有人把这种逆向思维方法叫做“颠倒的聪明”。

  相反联想的关键是善于同中求异。

  请同学们运用相反联想,用一句话从辩证的角度来解读影子:

  影子既变幻无穷,又绝不变色。影子虽虚无缥缈,但扎实于大地。

  影子虽与光亮相随,但显身黑色。影子虽源自光明,但消失于黑暗。

  小结:相反联想一正一反,此一彼一,方向相反,对立统一。

  相反联想,辩证立意是认识上的飞跃,使观点更加深刻、丰富多彩且富有说服力。

  (4)步入立意之室

  刚才我们借助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对影子的解读。现在我们能不能“登堂入室”,让影子的立意更加深刻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非常有意思的画,看看这里的影子有什么变化吗?

  立意:是影子背叛了你,还是你背叛了自己的心?

  这里的影子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心灵的投影。

  那么心灵的影子还可以有什么?

  思想、回忆、、梦想、失败的阴影

  (影子始终跟随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已经读出许多深刻的立意,现在彻底地从相反方向思考一下,影子能不能消失啊?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面向阳光、背对黑暗。闭眼,在看不见影子的同时,也再不会看到周围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躲进更大的阴影,则在没有影子的同时,也再不能享受阳光。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光明和阴影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人的思想难道不是灵魂的影子?

  回忆何尝不是人生的影子?

  看一首同龄人的诗:

  回忆,

  人生的影子,

  不能再拥有,也不会再失去,

  就站在那里,

  默默地注视着你。

  (方法:引申联想——要想使文章所表明的道理更加深刻,我们可以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联想,这种由事物联想另一种意义,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便是引申联想。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能折射出人生的种种阅历和体会。文章的内涵就是通过这深刻独特、与众不同联想而表现出来的。

  (5)创作

  下面请同学们以“影子”为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这么多角度自选立意,写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哲理小诗。

  (6)交流结语:

  ①点评交流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说说思路,互相点评。

  ②老师也写了一首小诗送给你们。

  ?影子

  ?活着,

  ?就要受人摆布。

  ?没有自己的表情,

  ?没有自由的舞步。

  ?你可以肆虐我的轮廓,

  ?但绝不能改变我的本色。

  ③结束语:方法只是一支船桨,而灵魂的反思与内省,心灵的感悟与积累才是通向丰厚彼岸的船。在你高中生活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让思想与你们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