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的语文究竟有多“真”?

2019-09-09 06:55:49

  真假语文之争近日又上头条。语文或有"病",但放大"真假"之间的对立去谈语文教育,虽博眼球,本义已然失真。

  在厦门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专家认为,《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而有些老师非得说它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感。这就是明显的"假语文"。(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这两年,"真假语文之争",隔三差五就成为新闻事件。从顶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到语文教育对常识规律的重申,都是可圈可点的进步。但语言文字本就是感性学科,没法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其长短深浅;在"文以载道"的漫长历史中,情感与价值、思想与意识,都可能曾经左右真相与事实,而社会走向理性的标志,则是回归本真,回归常识。"真语文"究竟是什么,可能专家学者有系统的逻辑认知。不过,从《再别康桥》的例子来看,对文章背景交代的正误,恐怕也扣不上"假语文"的大帽子。或者说,告诉学生这是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就算是"真语文"?去伪存真、接近真相,说白了,这是还原语文工具理性的过程。从基础工具到承载丰盈内涵,再到熟练掌控游刃有余,这是语文教育的主旨--因此,要抵达理性层面的"纯粹而干净",既不科学,更不现实。

  语文要回归本真,但将人解构成动物、将人性解构为物性,在语文教学中把花朵解构为种子和泥土--这样的操作法,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罢了。譬如,《再别康桥》的背景需要厘清,但其间氤氲的一些规律性的美与价值,恐怕也不是不能总结、不可言说。

  语文或有"病",但不见得已到了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步。放大"真假"之间的对立去谈语文教育,虽博眼球,本义已然失真。□邓海建

  责编/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