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格律略谈:诗

2019-11-06 08:49:37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单元要求学生“为感知诗词的韵律美,还要懂得一点格律常识”。为此,专门设置课后练习训练诗词的诵读、节拍、平仄等内容,高考也时有划分节拍或对对联的题目,而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模糊,下面做专门讲解。
  在古代,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因此诗要富有音乐美,它和声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张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谈内容,单从声律上来讲,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乐律优美。我们现在来深究它音乐美的缘由,首先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其次我们吟诵的时候是带有节奏的,即每两个字为一节拍,还有一个零余字单独做一个节拍;最后我们来看每句双数位置上的字:落-啼-满,枫-火-愁,苏-外-山,半-声-客,用平仄来表示就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可以看到,平仄是交替使用的,在同一句里不重叠,这样读起来才不觉得单调,富有节奏。
  节奏汉语古诗以两个字为一音节,零余的一个字独自成为一节,一般有两种常见形式。其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节拍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其二,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但并不绝对这样,要根据诗的意义具体划分,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
  用韵韵能起到构成声音回环的作用,富有音乐美。格律诗的韵脚必须是平声字,因为平声比仄声长,便于曼声歌唱。而且只在双数句末押韵,七言绝句首句一般也入韵。
  语音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上古时期和唐宋时期的发音不同,唐宋和现代又不相同,而且语音还带有地域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大家都承认和遵循的语音规则,才能使诗歌成为吟诵艺术。唐初便出现了很详细的韵书,将所有的汉字按照韵部归类,后来经过宋代、清代的进一步合并,形成106个韵部,称为平水韵。唐人实际上就是依照平水韵来作诗的。平水韵的形式如下:“一东:东同铜……,二冬:冬农宗钟……,十四寒:寒韩翰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跟黛玉学诗入了迷,黛玉命她用十四寒韵作诗,“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地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众人大笑。格律诗是绝对不能出韵的。
  平仄唐代,汉字读音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分别对应着现代汉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上(读第三声)声就是现在的第三声;去声即现在的第四声。最富戏剧性的是入声,入声是短促急切的发音,在现在的普通话读音里已经消失,融入了平、上、去三声,比如破、石、白等字,而吴、闽、粤、湘、客家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
  平,指的是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不平的意思,音调有升降,指上、去、入三声。平仄目的就是要使诗歌读起来不单调,以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用。比如第一、第二个字都是平声,那么第三、第四个字就应该是仄声。所以格律诗的基本句型无非就是四种: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诗去掉前两个字即可。但这个规则还有一个补充说明,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处于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可以不分平仄,但第二、四、六个字一定要符合平仄规则。《枫桥夜泊》就是这样。
  对粘那么句与句之间有没有格律规则呢?当然有,这个规则就是“对”和“粘”。单数句为出句,双数句为对句。出句和对句合在一起叫一联。出句起头的平仄和对句起头的平仄要相反,叫做对,下联的出句起头和上联对句的起头要平仄相同,叫做粘。违反这个规律叫失对和失粘。这里说的“起头”是指第一个节奏,具体来讲就是第二个字,也就是说我们只需看每句第二个字的平仄是否合乎这个规则即可。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我们看每句中的第二个字,月(仄)-花(平)-中(平)-色(仄)-战(仄)-眠(平)-将(平)-为(仄)。它们都是一联中两句相对,上下联两句相粘的。
  其实只要记住了“句中平仄递用,句间相对相粘”的规则,那么不管多少句的律诗,只要有了第一句,你就能吟出后面每句的平仄来。
  上面我们在谈论诗的时候,一直使用“格律诗”这个词。唐代以前,诗歌还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严格的声律标准。唐代以后,才作出严格的规定。这种依照格律写出的诗,后世称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或格律诗。而继承唐以前汉魏六朝风格的诗体,称为古体诗,或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古体诗的用韵及平仄要求比较宽松。
  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绝句都是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七律。可以说绝句是律诗的一半,而超过八句的律诗叫排律。所以,《枫桥夜泊》是一首七绝,《塞下曲》是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