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教学参考第三册诗七首

2019-11-24 18:13:13

课文鉴赏说明

虞美人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上、下片句式及字数均相同。每片四韵,两平两仄,仄在前,平在后,就整片说应是先抑后扬,谓之升调,要读出对比情调才好;每片结句皆九字,《考正白香词谱》云:“语气可于四字作豆(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是为得之。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读这首词自会明白这个道理。

二 鉴赏要点

1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像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雨霖铃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读这首词除了应注意它的基调外,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声断而气不断。

二 鉴赏要点

1融情入景的写法

上面已经指出,“寒蝉凄切”应作一句读,因为这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送别的主题。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确定了,因为“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3巧妙的过渡

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名句赏析

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当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应当说明的是,苏轼也懂得音律,但作词往往不受音律拘束。以此词而论,其句法与常格颇有格不合之处,例如上片第二句,李清照、辛弃疾的同调词皆作上五下四(李词作“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辛词作“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而此词作上三下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如下片第二句,李、辛皆作上四下五(李词作“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辛词作“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而此词作上五下四(“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读这两句,我们只能按苏词句法将重音放在“千古”和“雄姿”上。

二 鉴赏要点

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并且果真找到了,这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毫无疑问,词人写到这里,一定会激动异常,会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但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2烘托和映衬

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例如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甲也具有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像,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

鹊桥仙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秦观的词风格淡雅而情韵兼美,语虽平易却经得起咀嚼,自有它的幽趣在。这首词的内容本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原是个老题材,所谓“咏七夕”是也,但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一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二 鉴赏要点

说说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下面试逐层作点分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淡而浅。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从中不难看出,她今晚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牛郎星比织女星亮些,动感也更强,所以用“飞星传恨”写牛郎。“飞”者,快步如飞也;“恨”者,怨离别之久长也。因有此恨,所以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子。接着就出现了整幅画面:此刻,他俩正从银河两岸沿着鹊桥向一处走去;尽管银河极其宽广,又值黑夜茫茫,但他俩的身影终于越来越靠近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碰上好作艳词的倚声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的;而本词却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夫妻的相逢。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也有点象征意义──是象征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呢,还是象征他俩爱情的高贵和纯洁呢?读者尽可放开去想。至于“胜却人间无数”的深刻内蕴,则无妨作为一个悬念暂且留下,看过下片后,自然会知道的。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柔情”句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佳期”句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既见而惊,惊而后喜,喜而翻疑是梦。作者的同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但这又毕竟不是梦,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只是这对情侣不忍也不愿回头一望而已,这又表现了他俩难舍难分的感情──一次短暂的相会却又是此后长久分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但这还不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所在。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和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以上都是就词论词,至于作者本意中是否有为这对深情夫妻不得长久相聚而悲哀的成分,我们只能说可能有,但无论有无,单就词中的情致理趣而言,确实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声声慢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一剪梅》《醉花阴》等相比,风格显然不同。据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所云,此词作于女词人丧夫后不久。此说大概可信。在这首词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其中无不隐含着她丧夫的悲痛。诵读这首词,一定要先仔细品味女词人这种深深的悼亡之情。

这首词用的是入声韵,韵脚依次是觅、戚、息、急、识(上片);积、摘、黑、滴、得(下片)。这种声调在当今普通话里已经消失。我们当然只能按普通话来读,读时把韵脚上的字读得短促一些,再加上适当的停顿,也同样能创造出跟本词内容相适应的气氛来。

二 鉴赏要点

1.叠字的运用

北宋词坛自欧阳修的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词)问世,叠字的运用颇受倚声家的重视。李清照很喜欢这种一字三叠的形式,曾多次仿写过,但她并不停留在这上面,而力求创造新的形式。她的努力在这首词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首词的起句,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义也。女词人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在恍忽中她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不停地寻觅他,一处寻不着,再去另一处寻找。然而死者不会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诗句)至此,女词人自然会觉得眼前景况“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中,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这七对叠字极其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她深深的悲哀。也有人认为词作总写晚年凄凉。

2.触景生情,层层深入

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便想到了“将息”。“将息”,字面上的意思是保养身体,而深层意思则是要抑止自己的悲痛情绪,恢复到平静的状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因此,词中在“最难将息”一语之下分四小层,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她那无止境的哀愁。首先,她想借酒浇愁,却不料大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难以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其次写她在百无聊赖中仰头望天,正值雁群飞过,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在往日,丈夫不在身边时,看到它们,便会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而今后丈夫永远不会再给她写信了,此恨又如何能消?再往下,转入写女词人眼前的景物:“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明明是说,女词人有采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可如今丈夫故去,她再也没有心思这么做了,只是任它自开自落,以至于“满地堆积”,一片荒败景象!最后写女词人独自“守着窗儿”,只盼快些天黑,让所有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可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

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说它深沉、凝重,是因为这是悼亡之情──这是我们从词中所有的艺术细节中可以察觉到的。但女词人没有明说,也许是不忍心说,她给读者留下了广大的想像空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此调系仄韵,上、下片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韵脚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则层次自然清晰。此调句法大多为四字句,而以五字句或六字句结住一层,基本的节奏型是“××—××,××—××,××—××—×(×)”,整齐之中又有变化;另有两个三字句(有的书上将它们跟下句合并),须读出提示的语气。

读这首词,作者忧愤深广,忠义之心如见,须保持豪壮的基调,特别是它的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乃全词主旨所在,要读出作者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悲观语或怨语。

这首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执政的韩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韩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说,等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词的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二 鉴赏要点

1词中用事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事很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除了回顾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归宋经历那一层之外,全属用事。历来的评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用事,是能否正确鉴赏辛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先说词的上片。应当看到,这不是用史家的方式评论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词人既已来到当时的前线,渴望自己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他对曾经在这个地方成就了大业的英雄怀着景仰的感情,是极为自然的事──其中也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这样写,可谓蕴藉极深。其次,词中也有一条明显的叙事、抒情的线索:词人知道这个地方在三国孙权时代曾经出现过繁华的景象,想去探寻它的遗迹,然而没有见到,昔日的“舞榭歌台”已经荡然无存,这使他感慨万千;可是他看到了在“斜阳草树”掩映下的刘裕的故居,这时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当年刘裕誓师北伐的图景来,他为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形象而激动不已。读到这里,一个胸怀恢复大计的爱国词人的形象不是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吗?毫无疑问,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的,无可指责。

再说词的下片。一开始就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这是词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既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其自然的。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讽喻手法,因为当时执政的韩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词人这样写,含有委婉劝阻的作用,不可跟政论混为一谈。再下一件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词人借此表示: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不迅速谋求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地、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也使人觉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立场和观点。这是辛词用事的一大特点,把握这个特点才能正确地鉴赏辛词。

2名句赏析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很可能他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他的这一猜想很快就变成了事实──韩胄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

扬州慢

一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这首词写的是扬州战后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都比较长。慢调与长调有别,长调是单指字数说的,习惯上以91字以上为长调;慢调则是指曲调舒缓而言,相当于现今乐曲中的antante或lento。读这首词,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时词人才21岁。

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以“废池乔木”作点缀,使整个画面显得萧条冷落;后述所闻,以“清角吹寒”渲染空城中的凄清气氛。下片写感想,先设想唐代诗人杜牧今日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言的程度;然后着力写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凄清景象,又借“桥边红药”曲折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词的主旨就是词前小序中说的“黍离之悲”。

朗读时,首先要把词中所写的那些内容全都变为自己的“视象”,才能体验出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二 鉴赏要点

1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词一开头便用虚写:“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像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接着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这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自然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抒胸臆,以“胡马窥江”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最后用听觉细节“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围,点明扬州已成一座“空城”,初步写出了词人的“黍离之悲”。而从词的章法看,“空城”二字实为全词关眼,词人在写过“荠麦”“废池”“清角”之后,用它来结住上片,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下片仍以“空城”为主线继续展开,可分两层:前一层是虚写,以杜牧的“重到须惊”和“难赋深情”返照出今日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哀痛;后一层是实写,写扬州著名的景点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那里的欢乐图景,然而今日却是满目凄凉,使人不忍目睹,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然后词人又将目光凝聚在桥边的红药上,并直抒胸臆道:“年年知为谁生!”

综观全词,有虚有实,有景有情,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2引用前人诗句

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引用前人诗句也有多种方式,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这首诗属于借用词语一类,包括“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四语,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先将原诗抄录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遣怀》)

“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它们使人联想到杜牧曾写过许多赞美扬州的诗篇,并且佩服他那出众的才华,可是如果他活到今天,目睹扬州惨遭洗劫后的凄凉景象,却很难写出他的感受来。这就表明,这景象确实使人有难言之痛。这样写,使词中意境又深了一层。

3名句赏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的是拟人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时伤乱的情怀。

解题指导

一 略。

二 学词不可不懂得词的章法。词的体制短小,章法也比较容易看出来,由此入手了解词的整体意思,进而把握它的主旨,鉴赏才能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词的章法不止于上、下片关系一项,还有起结、过渡、上下照应等,但上、下片关系一项是基本的,这一项学好了,再学其他各项就会感到容易些。

1宋词中写离情的词,以上片写离别当时、下片写别后心情的还有周邦彦的《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可以拿来比较。的《贺新郎·别友人》上片写别离前,下片写别前最后一分钟,而以将来“重比翼,和云翥”作结,则与上述诸词稍异,也可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答案见“鉴赏要点”。

2可以先就上片的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1)为什么要将“周瑜”和“赤壁”并称?(2)“千古风流人物”和“一时多少豪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3)对赤壁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词人在上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详见“整体感知”和“鉴赏要点”。这里概括说几点:(1)将孙、刘在赤壁之战中获胜归功于周瑜的正确指挥;(2)以“千古风流人物”烘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豪杰,再以这些英雄豪杰烘托周瑜;(3)以险要形势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4)表达作者对英雄们的向往之情,反衬自己的无所作为。

△3设计此题,意在引起学生对词的结尾的重视。词的结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收住上、下片的内容,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无妨先将全词的内容归纳成如下三点:(1)词人景仰孙权、刘裕这样的英雄,胸怀恢复大志;(2)词人认为要在有充足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北伐,草草出兵只能招致失败;(3)回顾南下后的四十三年,屡遭废黜,这次虽被起用,然而前途未卜。由此可见,最后词人以廉颇自况,把这些全都概括进去了,而且还有“余意”,什么“余意”?为让学生自行领悟,这就是“词尽意不尽”。

此题属于半开放性质,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三 对词句里的倒置语序,初学者一开始可能不适应;稍稍适应之后,也未必深思此中道理,这对学词不利。这道题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所以,改写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领会原句的表达效果。答题的步骤是:1先就原句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使它变成散文句式,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可调整为“千古江山,孙仲谋之英雄事迹,已无处可觅”。2改写不是翻译,不要求用诗的语言,只要意思相合即可,如上面那句话可以改写成“千年以来,江山依旧是那个样子,可是孙仲谋的流风余韵已经找不到了”。3再将改写句跟原句作比较,体会两者的不同,学生能说出一两点即可,要求不宜过高。

1改写:别人该讥笑我如此向往古代的英雄,所以早早地生了白发。效果:“多情”置前才能突出词人学习英雄建功立业的愿望。

2改写见上。效果:先说“英雄”后说“孙仲谋”,才能突出词人的景仰之情。

3改写:遥望对岸的扬州,我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效果:突出“四十三年”,壮志未酬的辛酸不言而自明。

4改写:二十四桥依然横跨在那里,一轮寒冷的明月无声地在湖心荡漾着。效果:依次表现词人的感觉,首先看到二十四桥,再看桥下的水波荡漾,最后看到水中月影,再静听四周,寂然无声,他觉得明月也“无声”了。

词中的倒置语序还有协调平仄、节奏的作用,然而须反复吟诵才能察觉到,可向学生略作说明,不要深究。

四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涉及词的知识和鉴赏词的方法。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给学生介绍几则“词话”故事,这样才能把词学活。

1词是要入乐的,词牌(即曲调)又是有调性的,如《雨霖铃》适宜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念奴娇》适宜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调性声情不同,则歌者和伴奏乐器亦应有所不同。从幕士的选择可见柳词和苏词的风格不同,前者婉约,后者豪放。

2一首词不可能句句都好,但必须有名句。名句常是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句子可以代表作家的风格。“杨柳”句曲折地写出了作者的离情,细致深婉;“大江”句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图景,激越豪放,都足以显示作家的风格。

五△练习填词仍然是为了读词,要求要低些。学生中有填得较好的,拿来读给大家听听,不必修改。初中学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辛弃疾的《西江月》,词中也有《如梦令》和《西江月》,作一点比较,也许容易打开思路。

教学建议

本课用四课时教读和自读。

《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教读课文,各占一课时;其余五首都是自读课文,可以合占两课时,每课时读长调一首、中调一首或两首。

词的教学可以有不同的课型:或以串讲大意为主,加上名句赏析(适合水平较低的教学班);或交替使用诵读和鉴赏,鉴赏可以涉及内容和主要写法(适合中等水平的教学班);或以诵读指导的方式进行赏析,除内容、主要写法外,还可以涉及语言的运用及章法特点等(适合高水平的教学班)。但无论采用哪种课型,都应要求学生先将所学的词背下来。

词是长短句,不如诗之易读,背诵自然更难,然而不能背诵也就谈不上赏析,因此对诵读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那种讲过才要求背诵的做法,决不可取。为此,我们建议教师采取以下的措施。1在讲这篇课文前,检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三首词(即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使学生懂得学词就要背的道理。2每首词都必须在课前预习中读至大体成诵,要养成一种强记的习惯,开始可能难一些,但学过一二首后,学生自会懂得这样做的好处,有了自觉性,困难就可以减小。3教师要作示范背诵,当然,方式要灵活,例如领读时不看书,也可作表情朗读或创造性地运用吟诵。附带说说,每教完一首,如果让几位同学作表情朗读,可能效果更好。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练习,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再说怎样将学生引进词中的境界。

在起始阶段,讲述背景、教师表情朗读等都具有将学生引进词中境界的作用,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下面介绍几种引进方式,供教师们参考。

1从词的章法入手。一是抓住开头,统领全篇,例如“大江东去”一句就给全词奠定了豪壮的基调(具体分析见前),如有必要还可以拿苏轼《水调歌头》的起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作比较(它将读者引进哲理的思考)。二是利用过片(即下片首句)将全词连成一体,例如《永遇乐》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由上片的歌颂英雄转到讥讽好大喜功的失败者,为下文抒写词人的忧愤作了铺垫。三是用结尾总括全词(例见前面的“名句赏析”)。

2详细分析名句。前面已有若干例子,这里补充说明一下,限于篇幅,有些名句未作分析,例如“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花自飘零水自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都是名句,如能细作分析,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3抓词眼。例如“多情”是《念奴娇》中的词眼,因为它指的是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也有人认为是发思古之幽情),可以提挈全词;“空城”是《扬州慢》中的词眼(前面有分析)。应注意的是,并非每首词都有词眼,找不到不要硬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一首词而言,以上三种方式不必全都用到,自读课文讲讲名句就可以了,其余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有关资料

一 关于作者

1柳永(约980—约1053)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至景祐元年(1034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下面摘录几条前人对柳词的评论。(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尤工于羁旅行役。”(2)宋翔凤《乐府余论》:“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竹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力为之也。”(3)刘熙载《艺概》:“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惟绮罗香泽之态,所在多有,故觉风期未上耳。”(4)周济《宋四家词选》:“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摄,有千钧之力。”

2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苏轼出狱后被贬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这里摘录几条前人对东坡词的评论。(1)《四库全书提要·东坡词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2)《历代诗余》引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醒,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3)胡寅《酒边词序》云:“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4)许昂霄《词综偶评》云:“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唯词亦然。”

3.秦观(1049—1100)

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元年(1094年)贬处州酒税,不久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放还,至藤州卒。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学士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属婉约派,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有《淮海集》。

4辛弃疾(1140—1207)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后来,韩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1206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次年,韩胄被杀。

这里摘抄几条前人对辛词的评论。(1)毛晋《稼轩词跋》:“词家争斗秾纤,而稼轩率多抚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作妮子态。宋人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3)《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云:“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4)《词林纪事》引楼敬思云:“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

二 补充注释

虞美人

关于李后主(李煜)的死因──据王《默记》所载,后主旧臣徐铉降宋后,曾奉宋太宗赵匡义之命去见后主,后主握其手大哭,随后又叹道:“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徐铉将这会见经过如实向太宗汇报。太宗于是命秦王赵廷美赐后主牵机药,将他毒死。

雨霖铃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关于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2周郎──庐江(在现在安徽)人。长壮有姿貌。初,孙坚讨董卓,徙家于舒(地名,在庐江)。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坚死,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不久,策又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策死,弟权统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权以瑜为前部大督(统帅),与操战于赤壁,大胜。

3羽扇纶巾──这是当时流行的儒将装束,非诸葛亮所专有。元、明以后,受小说《三国演义》影响,以为火攻之计出于诸葛亮,于是认为此句是指诸葛亮说的,而把周瑜看成气量窄小、妒才害能之人,大误。实际上,周瑜不仅有远见卓识,而且极善于指挥作战,详见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从词的行文看,此句指周瑜也是毫无疑义的。

三 译诗示例

1.鹊桥仙

那纤细的彩云,是织女巧妙地将它织成锦缎;

那飞动的牵牛星,正向她传递久别的离情。

今夜,这对仙侣悄悄越过那宽广的银河,

又一次相会在秋风玉露之中,

人间夫妇何曾有这样的欢乐?

温柔的情意像银河的水,源远流长,

美好的时光却像梦境一样。

身后是各自归去的路,谁也不忍心回头一望。

“只要我们永远真诚地相爱,

不能朝朝暮暮相守,又有何妨?”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古诗文导读》)

2.声声慢

寻来寻去,不知他在哪里?

他不在这里,这里是多么冷清呀,

凄凄惨惨的光景,使我好伤悲!

天气刚暖和一点却又变得寒冷,

教我如何养身!

喝几杯淡酒来驱散我内心的苦痛,

谁知向晚的风如此强劲。

雁群从天上飞过,

望着它们我好伤心──

这正是我往日见过的那一群。

庭院里满地堆积着凋谢的菊花,

如今还有什么可摘的呢?

一枝枝,一瓣瓣,全都憔悴得很。

我靠窗坐着,孤零零的一个人,

怎样才能挨到夜幕降临?

天色终于暗淡下来,下起了细雨,

寂寞的梧桐树上,点点滴滴,

响个不停。

这样的光景,

用一个“愁”字,又怎能说尽?

四 赏析文章示例

1.漫谈柳永的《雨霖铃》(夏承焘)

在这首名作里,有两句传诵最盛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在这里,先谈谈这两句。

作文有“达意”和“表情”之别。说理文重达意,抒情文重表情。有时达意的句子,看似全篇的主文,而表情的句子,却好像是无关重要的余文。以这首词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是这词的主文,它是叙述全篇本意的。而“今宵酒醒”二句,只是点染本意,好像是余文。但在这首抒情词里,重要的却是这后二句表情的余文,而不是前二句达意的主文。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染,‘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点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这评论很对。“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也是妙谛。但还有一点要注意:在诗歌里,凡是把表情语放在表意语之后的,易见精彩;若倒置,便减色。我们若改易这四句的次序,把“多情”二句放在“今宵”二句之后,便情韵大减了。这可见文学里的表情语重于达意语。

……

次说这词全篇作法,最要注意的是它的情景分合。

开首“寒蝉”三句,是景语,接下“都门……凝噎”四句是情语,“千里烟波”二句又是景语:上片共九句,情景相间。下片“多情……清秋节”二句是情语,接“今宵……残月”二句是景语,“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则情景合说:章法也和上片相同。它写情景,并非只是简单的相间排列,其中又有浅深层次。如写情分数种:有情事(“都门帐饮”三句)、有情态(“执手相看”二句)、有情景(“烟波”“暮霭”“晓风残月”诸句);其写景也分几层,有目前实见之景(开头“寒蝉”“骤雨”),有别后想像之景(上片“烟波暮霭”、下片“柳岸风月”);“柳岸风月”,是以景写情;“此去经年”以下四句,则以情会景。章法句法也都有变换。

前人称柳永长调善于铺叙,这首情景分合,是其铺叙法之一。晚唐小令,限于体制,不可能有此层次,唐代民间慢词,不曾有此细致,这是柳永发展词体的一面。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五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有删节)

2.“羁旅行役”的杰出之作──柳永《雨霖铃》的艺术特色(赵齐平)

词中无论虚写、实写,总不离乎写景、写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之萧飒,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臻于情景交融的化境──“离人心上秋”。然而柳永这首词的情景交融,却不只是赋予客观景物以主观感情色彩,有如“寒山一带伤心碧”,“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也不只是把没有感觉的异类拟人化,有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槛菊愁烟兰泣露”。“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环境,前者是物,后者是我;前者是宾,后者是主。从物我关系上看,由情景之交融,到达于物我一境,即《文心雕龙》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提出的“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实际是不存在的。从宾主关系上看,宾只限于山川风物的“景”,而主则在人的“情”之外,兼有事、理──“离别”这事及因这事而悟出的理(“自古”云云,表明超越于一时、一地、一境、一我而推及更广)。因此,这首《雨霖铃》,乃是写景、抒情与叙事的统一,并寓含着说理成分。词人于离别的场面、进程的展示中进行写景、抒情,笔下自是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起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不止于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气候(骤雨初歇),不止于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都门帐饮无绪”的悲苦凄凉气氛,而主要在于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的复杂变化:白日登程,延挨至于“对长亭晚”,表现了不忍离别,唤起下句的“留恋处”;“骤雨初歇”,无论如何也该启行,表现了必得离别,逼出下句“兰舟催发”。在具体写到分袂登舟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场面时,“寒蝉”“骤雨”却又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异乎一般诗词中以景写情那种相互映合的交融。节届霜秋,寒蝉声凄欲断,但总还能发出鸣叫;而人当离别,按理应是“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倒反成了“无语凝噎”,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的声音也难以发出。这里写景与写情是一种递进手法。同时,空中暮云收尽,“骤雨初歇”,天色趋于霁朗,而离人却是满面愁云堆积,“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片刻消停,怎比得“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这里写景与写情又是一种反衬的手法。及至登舟之后,扬帆举棹,则景随离别之进程而变换,情随景物之变换而加深。别以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只是借浩渺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要看到词人在这里写行舟去处,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楚天,无边广漠之中,正另有着不见于字面的景与情:漂流无所止的一叶行舟,行舟里面的孤孑行人,以及行人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这内心思虑得广,感触得深,离别之事牵动离别之情,离别之情推及离别之理,这才有过片的出首二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文笔上自然更不可能仅仅归结为一般的情景交融了。苏轼《水调歌头》的“人有悲欢离合”,把弟兄的离别提到人生哲理上来认识,未尝不是自柳永这“多情自古伤离别”生发而来的。当然,苏轼思虑得更广,感触得更深,并且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得到领悟,心胸旷放,思想通达,终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而柳永却一直没能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一叶行舟之上推想着“今宵酒醒何处”,于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变换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与酒醒前的梦境相对照,写江岸杨柳,分明是惋惜“垂杨只解惹春风,如何系得行人住”;写晓风残月,分明是慨叹“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词人由此更进而推想到“此去经年”:不是“清秋节”,内心或能好受一些,即使有“良辰好景”,也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不是“离别”之后,感情渐趋平静,不那么“伤”了,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之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反跌得极为有力而看去又似极不费力。这种别开生面的写景、写情,是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杰出创造,正如清代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所说:“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五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