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盐酸

2019-12-04 22:27:01

  15世纪才开始出现有“盐酸”这一名词。

  1648年德国药剂师J·R格劳伯将食盐和矾油(硫酸)放人蒸馏釜中加热制取硫酸钠,并将逸出的刺激性气体用水吸收得到一种酸性溶液(盐酸)。因为食盐来自海水,格劳伯就将盐酸称之为“海盐精”。这是实验室制备盐酸最古老的方法。因原料价廉易得,装置亦较简单,直到今天在化学教学中讲解氯化氢和盐酸时,仍在来用这种制备方法。此外采用盐卤(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水解制取盐酸的方法也较古老。

  1807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在研究电解食盐水时,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外,还得到了纯净的氢气和氯气,从而为氯碱工业的诞生打下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自19世纪始,格劳伯盐(硫酸钠)曾经风行一时,大量用于制硫化碱(硫化钠)和纯碱,在造纸、玻璃和医药方面应用广泛,需求量很大。但制备硫酸钠熔块同时放出的氯化氢气体并末利用,直接排入大气后,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只得通过法令,禁止向大气排放高浓度的氯化氢气体,于是生产工厂采用水吸收的方法来处理,得到了大量的酸性溶液—盐酸。

  本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化学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1921年试制味精成功,1922年他和张崇新合资创办上海天厨味精厂,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各国,并远销美国。为解决生产味精的必需原料盐酸,吴蕴初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氯碱厂,这就是1929年他集资创办的天原电化厂。第二年该厂即投产,主要产品为盐酸、烧碱和漂白粉三种,盐酸用合成法生产。

  合成法制盐酸可分为:氯化氢气体的合成、冷却和干燥及盐酸的生成三个阶段。

  干燥的氢气和氯气在合成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纯度可达到95%以上。合成塔外壳用钢质材料制成,内有耐热、耐酸衬里材料和特殊的燃烧器。从合成塔导出的高温氯化氢气体腐蚀性很强,管道常用耐热耐腐蚀的工程塑料制作。近300℃的高温氯化氢气体先经空气冷却器冷却,再经不透性石墨冷却器(由石墨和合成树脂制成,耐酸性强,传热性好)进一步冷却到20~30℃,然后经过二个干燥塔用浓硫酸干燥,再送人吸收塔进行吸收,塔顶自上而下喷淋净水,氯化氢气体逆流而上,塔底可获得浓度约为3l%的浓盐酸。吸收过程放热,生成的浓盐酸要经石墨冷却器冷却后送至贮槽贮存,再用泵打至高位槽进行成品包装。

  盐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因于生产各种氯化物;在湿法治金中提取各种稀有金属;在有机合成、纺织漂染、石油加工、制革造纸、电镀熔焊、金属酸洗中是常用酸;在有机药物生产中,制普鲁卡因、盐酸硫胺、葡萄糖等不可缺少;在制取动物胶、各种染料时也有用武之地;在食品工业中用于制味精和化学酱油;医生还直接让胃酸不足的病人服用极稀的盐酸治疗消化不良;在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它是最若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目前世界上盐酸的主要生产国有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按含氯化氢100%计算,产量均都超过500万吨,而且大部分是以副产品盐酸居多,据“中国统计年鉴”材料报道,1990年我国盐酸产量按含氯化氢100%计也已达到了262.3万吨,其中合成法产盐酸119.65万吨,也已低于副产品盐酸了。

  来源:高分网